蚂蚁集团近期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该集团已经减持了奥比中光与永安行两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份,通过这次减持,蚂蚁集团累计获得了超过7.75亿元的投资回报。
针对这一举动,蚂蚁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近日给出了正式回应。他表示,这次在二级市场上的适当减持,是基于集团战略方向的主动调整。在新一轮科技变革的大背景下,蚂蚁集团希望将资金投入到更具前瞻性的领域,以支持下一代科技创新力量的成长。这些领域包括大模型、具身智能、AI算力等前沿科技。
蚂蚁集团投资部的人士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投资策略的调整。他指出,过去几年,蚂蚁集团的新增投资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和全球化方向上。为了响应这一策略,集团对部分持有时间较长且已获得较好回报的项目进行了减持,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将资金布局到更新、更早期的机会上。与财务型投资机构不同,蚂蚁集团更注重通过资源加持和生态协同来帮助被投企业成长。
在谈及当前的投资策略时,该负责人表示,蚂蚁集团的投资策略仍然主要服务于公司的战略方向,并尊重市场规律。集团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会重点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能够带来的潜在回报。
事实上,蚂蚁集团已经在AI和具身智能领域加大了投资力度。近期,该集团重点投资了多个项目,包括智谱AI、月之暗面、爱诗科技、秘塔科技、清微智能、墨芯科技和星海图等。这些项目主要聚焦在大模型及应用、AI算力、具身智能等方向上。蚂蚁集团在选择前沿科技类项目时,最关注的是技术的前瞻性和稀缺性。
除了投资策略的调整,蚂蚁集团自身的业务架构也在向具身智能等前沿科技方向倾斜。为了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蚂蚁集团在2024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今年2月,该集团还在招聘平台上开放了多个具身智能方向的岗位,包括算法工程师、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工程师、仿真系统开发工程师以及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工程师等。
具体到减持的个股上,奥比中光发布公告显示,蚂蚁集团旗下的上海云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近期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减持了奥比中光882.2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21%,套现约5.56亿元。减持后,蚂蚁集团仍持有奥比中光10%的股份,为第二大股东。尽管奥比中光在2024年前三季度仍亏损6031万元,扣非后净亏损达1.02亿元,但其在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上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另一方面,在共享出行领域,永安行的股权变动也备受关注。不久前,永安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已发生变更。其中,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将所持的6%股份以2.19亿元转让给了新实际控制人杨磊旗下的上海哈茂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通过这次减持,蚂蚁集团进一步回收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