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永辉超市四年累亏95亿,“胖改”能否助其扭亏?叶国富又扮演何角色?

2025-04-30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永辉超市连续四年亏损,扭亏之路依旧漫长

永辉超市自2021年以来,始终未能摆脱亏损的阴影,这一困境已持续四年之久。尽管每年都将扭亏为盈作为经营目标,但永辉超市似乎始终未能找到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永辉超市的营业收入为675.74亿元,同比下降14.07%,而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14.65亿元,同比增加了1.36亿元的亏损。

回顾过去四年,永辉超市的亏损总额已高达95亿元,其中2021年至2023年期间就亏损了80.36亿元。在近日举行的永辉超市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坦言,短期目标是尽快缩小亏损,而中长期则希望能够达到商超零售行业的领先水平。

然而,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表现来看,永辉超市的扭亏之路依旧任重道远。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74.79亿元,同比下降19.32%,而归母净利润虽然达到了1.48亿元,但同比下降了79.96%。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以来,永辉超市第一季度的数据往往都是当年季度中的最佳表现,而今年一季度却以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开篇,这无疑为永辉超市2025年的经营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寻求扭亏的过程中,永辉超市遇到了两位关键人物——胖东来的创始人于东来和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这两位企业家在2024年与永辉超市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为永辉超市带来了新的转机。

早于之前,于东来与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便已相识。去年二季度,于东来的一次拜访促成了双方的“合作”,永辉超市也加入了“胖改”队伍,即学习胖东来模式对自身进行调改。在国内零售市场,本土商超品牌式微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永辉超市在持续的亏损下,也将胖东来视为其扭亏的“救星”。

根据永辉超市的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全面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门店及组织转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完成31家门店的商品结构调整与服务升级。而截至财报发布日,永辉超市已完成61家门店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并预计至2025年6月底,全国调改门店将突破124家,2026年农历春节前目标锁定300家,几乎占据永辉超市门店数量的一半。

在关闭大量门店的同时,永辉超市并不急于将数量补齐。董事长张轩松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会在公司整体或局部区域进入完全健康经营状态之后开始开拓新店。他强调,目前更关心门店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关于“胖改”的成效,年报中并未给出具体数据,但张轩松在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调改后的永辉门店销售额相比调改前有了显著提升。据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介绍,目前已有部分调改店还未进入盈利状态,但团队已经明确了经营提升的重点方向和实施方案。

永辉超市官方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已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成功实现稳定盈利。截至3月底,41家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店”实现了3月单月1470万元的利润,一季度累计利润达7472万元。随着调改门店占比提升、闭店收尾及供应链改革深化,永辉超市宣称,未来12-18个月将是改革成果集中释放期。

在去年5月,于东来也曾谈到对帮扶永辉的目标,他希望用一年的时间让永辉调整到相对健康的状态,用三年的时间让永辉回归到非常健康的状态,用五年的时间让永辉成为中国零售业像光一样的企业。如今,距离永辉超市启动“胖改”已近三年,公司正朝着这一目标稳步前进。

除了于东来,叶国富与永辉超市的故事也备受关注。去年9月,名创优品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这一“跨界”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为永辉超市带来了新的转机。

名创优品在这项交易中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交易对价甚至超出了其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然而,对于名创优品而言,这也是一场赌博。毕竟,永辉超市当时正处于亏损的困境中。然而,名创优品的加入却为永辉超市带来了新的活力,其股价也在宣布交易后迎来了转折。

在交易公布的当天晚上,名创优品召开电话会议对股权收购事项进行解读。他们表示,虽然将成为永辉超市的多数股东,但预计不会控制董事会的多数席位,也不会作为永辉超市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且不会合并财务报表。两家公司将保持一种相互“独立”的状态,各自发展。

从那时起,如果叶国富是一名投资客,他已经接近“成功”。名创优品的加入不仅为永辉超市带来了资金上的支持,更为其带来了市场上的关注。而永辉超市的扭亏之路也似乎变得更加明朗。

然而,对于永辉超市而言,未来的路还很长。实体零售市场正在加速迭代,如何内化“搬来的”模式,驱动自身发展,是永辉超市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叶国富而言,如何在热度之后实现业绩的真实增量,则是他面临的宿命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