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近日,海外黑灰产团队利用OpenAI的API,成功突破了Gmail和Hotmail的反垃圾邮件系统,这一事件再次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双刃剑特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在国内,电子邮箱似乎已逐渐成为历史的记忆,大多数网民真正接触互联网时,电子邮箱已被即时通讯工具所取代。然而,在海外,电子邮箱仍然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正式性和可追溯性使其成为比即时通讯更为重要的沟通工具。
然而,正是电子邮件的这种古老性,使其成为了黑灰产的目标。基于SMTP和POP3等通用协议,电子邮件可以无需对方同意即可发送信息,这一特性使得黑灰产能够向普通用户批量发送垃圾邮件。这些垃圾邮件包含广告推广、欺诈信息或恶意链接,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应对垃圾邮件问题,互联网厂商开发了反垃圾内容技术(Anti-spam)。这种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数据提取和特征匹配,提取垃圾信息的关键词、ID、IP等关键特征并加以屏蔽,从而保护用户免受垃圾信息的干扰。然而,由于互联网厂商需要在反垃圾和保护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因此Anti-spam的效果并非尽善尽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黑灰产开始利用AI技术将垃圾邮件伪装成正常邮件。他们使用AI技术大规模生成文字和图片内容,以逃避Anti-spam的检测。以OpenAI的GPT-4o mini为例,其低廉的使用成本使得黑灰产能够轻松生成大量垃圾邮件。这些邮件虽然基于同一模板,但每个邮件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实现了“伪原创”的效果。
据网络安全公司SentinelLabs统计,这种具有针对性和不重复性的垃圾邮件,使得谷歌等厂商的Anti-spam机制的拦截效率降低到不足15%,而正常情况下,这一效率会达到99%以上。这一结果无疑给反垃圾邮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面对黑灰产利用AI技术重新激活的垃圾邮件,业界目前尚未找到有效的反制措施。即使OpenAI封禁了黑灰产使用的开发者账号,黑灰产仍然可以通过批量注册账号来继续发送垃圾邮件。因此,对于需要实用电子邮件的用户,特别是海外用户来说,未来可能需要在垃圾邮件的海洋中艰难地寻找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