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振芯科技控制权之争再升级,女富豪何燕回归之路布满荆棘
在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中,振芯科技(300101.SZ),这家被誉为“卫星导航第一股”的企业,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场由控股股东内部矛盾引发的控制权之争,让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4月13日,振芯科技发布公告称,决定不将控股股东成都国腾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腾电子”)提出的临时提案提交至股东大会审议。这一决定,无疑让本就紧张的控股股东内部关系再次升级。
国腾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何燕,曾是一位风光无限的四川女富豪。然而,自2013年因个人涉嫌非法经营接受调查,到2016年因挪用资金罪、虚开发票罪被判有期徒刑五年,何燕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25年1月,随着何燕再度成为振芯科技实控人,控股股东内部的战火再次被点燃。
4月11日,国腾电子向振芯科技董事会提交了一份紧急文件,要求增加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临时提案,提议将董事会人数从固定9人调整为9-12人,并修改临时股东大会触发条件中的董事人数条款。然而,这一提案在4月12日由董事长谢俊主持的董事会临时会议上被否决,并于次日正式公告不予提交至股东大会审议。
与此同时,国腾电子四名股东莫晓宇、谢俊、柏杰、徐进发出一份声明,称国腾电子股东会未对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进行讨论和表决,国腾电子绕过四名股东向振芯科技发出临时提案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这场内部斗争,不仅让振芯科技的股价连续三日下跌,更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回顾历史,国腾电子股东之间的内斗始于何燕犯案入刑。自2018年起,除何燕外的四名股东便提起诉讼要求解散国腾电子,以解除何燕的实控人身份。经过长达七年的法律诉讼,2024年12月,重审二审判决驳回了四股东关于解散国腾电子的诉讼请求。2025年1月,何燕重新成为振芯科技实控人,但控股股东内部的矛盾并未因此平息。
在何燕回归之前,振芯科技的业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受控股股东内部不和睦的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也受到了严重冲击。2024年,振芯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其中集成电路业务更是连续两年收入下降。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振芯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挑战。
如今,何燕重掌实控权后首次推进的重大议案就遭遇了控股股东内部的分裂。这场控制权之争何时能平息?振芯科技的公司治理何时能步入正轨?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公司的管理层和股东们,也让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疑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战,而最终的胜者,或许将决定振芯科技的未来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