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故宫学者祝勇新作《从故乡到故宫》:童年记忆里的时代变迁

2025-04-17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故宫博物院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知名作家及故宫学者祝勇携其新作《从故乡到故宫》亮相文坛,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携手99读书人联合推出。这部散文集以祝勇的童年视角为线索,不仅是对个人成长与家国记忆的深情回顾,也是为青少年读者精心准备的一份文学厚礼。

回溯至2013年,99读书人精心策划的“我们小时候”系列丛书,邀请多位华语文学界的重量级作家,为小读者们记录下了他们的童年记忆,如同一部部时代的“旧影集”。该系列已成功推出王安忆、苏童、迟子建等多位文学大家的童年散文,累计发行量突破50万册。祝勇的《从故乡到故宫》作为该系列的最新力作,不仅延续了“大作家写童年”的风格,更以其独特的故宫学者视角,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祝勇出生于沈阳,成长于一个军旅家庭,这样的背景让他的文字既蕴含军旅家庭的严谨,又不失东北市井的烟火气息。书中通过“沈阳军区大院”“圈楼回忆”等篇章,细腻描绘了20世纪80年代沈阳市井生活的风貌,以及一代人的成长印记。从抽冰尜、滑冰车到观看经典电影,这些物质虽简朴却充满欢乐的场景,生动展现了祝勇童年的精神世界。

书中,祝勇深情回顾了电影对他童年理想的启迪,如《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少林寺》等影片,在他心中种下了理想的种子。正是这些文化启蒙,引领着他从沈阳军区大院一步步走向故宫博物院,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他在书中写道:“在北京故宫,那座巨大的宫殿里,我深埋的对沈阳故宫的记忆,连同我对历史、对古典艺术的兴趣,才被一点点唤醒。”


《从故乡到故宫》

作家冯骥才评价祝勇:“祝勇已经着魔一般陷入了昨天的文化里,他将历史视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祝勇的作品,不仅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更是对历史的尊重与传承。在《从故乡到故宫》中,他以小见大,通过个人的成长轨迹,展现了一代人奋斗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市井变迁与家国情怀的深刻交融。

祝勇,作为一位集作家、纪录片导演、艺术学博士于一身的多栖艺术家,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国宝》《血朝廷》,以及艺术史散文系列《故宫的古物之美》等。此次的《从故乡到故宫》,不仅是他个人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也是他对故宫文化深情厚谊的又一力证。

书中,《圈楼的回忆》一节尤为引人入胜。圈楼,这一独特的圆形建筑,曾是沈阳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祝勇以其细腻的笔触,重现了太原街圈楼的繁华景象,从欧式电梯到外文书店,从玻璃搪店到丝绸商店,每一处细节都饱含深情。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这些老建筑逐渐消失,只留下记忆中的残影。祝勇通过文字,努力修复这些记忆,让它们重现昔日的光彩。

《从故乡到故宫》不仅是一部个人成长的回忆录,更是一幅时代变迁的缩影。祝勇以深情的文字,引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个物质虽简朴但精神富足的年代,以及一代人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坚韧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