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培训交流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地展开,旨在深入解读竞赛政策精神,为参赛团队提供全面的指导与支持。此次活动覆盖了竞赛策略优化、组织工作推进及优秀作品创作等多个维度,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分享,助力各团队提升备赛水平。
为了让更多参赛者受益,拓宽学习渠道,“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培训交流现场的视频内容,供广大参赛团队参考与交流。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知识共享,还加强了团队间的互学互鉴,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最新发布的视频中,特别展示了山东站和黑龙江站的精彩分享。其中,两个往届竞赛的特等奖项目尤为引人注目。第一个项目《多快好省:小额诉讼十年观察(2013—2022)——基于长三角10家基层法院的深度调查》,由安徽师范大学团队带来。该项目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展现了小额诉讼制度在过去十年中的实践与成效,为司法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另一个特等奖项目《一种高效过滤核电站安全壳放射性物质的氢气取样装置》,则出自哈尔滨工程大学团队之手。该项目针对核电站安全壳内的放射性物质过滤问题,研发出了一种创新的氢气取样装置,有效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这两个项目的精彩分享,不仅展示了参赛团队在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方面的卓越能力,也为其他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通过此次培训交流活动,相信更多的参赛团队将能够在“挑战杯”竞赛中展现出更加出色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