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次股东大会上,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就公司运营状况及未来规划发表了详细见解。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曹德旺坦言这对福耀玻璃的冲击有限。他指出,福耀玻璃供应美国市场的产品中,有70%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这一比例有效规避了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准备。”曹德旺在会上强调。
当被问及宏观经济形势时,曹德旺认为企业家虽需关注宏观经济趋势,但更应聚焦于企业的实际运营。他提到,福耀玻璃早年在美国的投资布局现已初见成效,特别是在应对关税壁垒方面。
“福耀玻璃在美国的生产布局已经显示出其战略价值,我们本土生产的产品占比高达70%,这为我们提供了应对关税挑战的缓冲。”曹德旺进一步解释道。
同时,曹德旺也承认,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在短期内确实会对不少企业造成影响。但他表示,作为中国人,他坚决支持国家的决策,并认为美国在“关税战”中面临的挑战可能更为严峻。
在自动化和机器人应用方面,曹德旺透露,福耀玻璃早已着手推进自动化生产,但关键在于成本控制。他回忆道,十几年前,一台机器人的成本高达十几万甚至二十万元,还需配备工程师,成本效益不高。而现在,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已降至2万至5万元,折旧费用也更为合理。
针对股东关于新能源布局的提问,曹德旺明确表示,福耀玻璃与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并无直接关联。他提到,虽然公司旗下有储能电站,且胞妹曹芳执掌的正力新能已在香港上市,但这些业务与福耀玻璃的主营业务并无交集。
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福耀玻璃财务总监陈向明表示,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短,回收迅速。他解释说,应收账款周转的小波动是正常现象,每个客户的周转天数都有所不同。同时,福耀玻璃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投保,有效降低了风险。
在市值管理方面,曹德旺表示,福耀玻璃一直重视市值表现,但公司不会介入市场托盘行为。对于中期分红问题,陈向明指出,自1993年至2024年,福耀玻璃已将合计利润的65.3%用于分红。具体分红政策将根据公司资金安排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制定。
对于股票回购的提议,曹德旺表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分红将资金直接分配给股东,让股东自行安排。他认为,回购股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管理,而分红则更为直接和高效。
在谈及福耀玻璃的盈利能力时,曹德旺幽默地表示,这得益于公司聘请了“会算账”的财务总监陈向明。陈向明则详细阐述了福耀玻璃的多个优势,包括透明度高、执行力强、设备柔性化、采购量大以及产品附加值逐年提升等。
曹德旺还谈到了对福耀科技大学的捐赠。他表示,这是个人捐赠承诺,与福耀玻璃无关。目前,捐赠承诺已支付40亿元,还需支付60亿元。他强调,福耀科技大学将不仅惠及福耀玻璃,还将使更多企业受益。
“我们已经有很多企业与福耀科技大学签约合作,他们的研究成果将通过企业委托的方式进行转化。”曹德旺透露,“虽然学校还未正式开学,但合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