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云知声AI独角兽赴港IPO:现金流告急,回款难题待解

2025-04-2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广阔天地中,一家名为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知声”)的企业正奋力冲刺港股市场,其招股说明书已在港交所更新,标志着这家通用人工智能(AGI)领域的独角兽距离资本市场的大门又近了一步。

自2019年首次尝试登陆A股市场以来,云知声的IPO之路历经波折,历时六年之久,堪称一场漫长而艰辛的资本征途。然而,近日,云知声终于迎来了关键性进展,其港股IPO获得了中国证监会的备案批准,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为企业的境外上市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知声的故事始于2012年,由三位博士——梁家恩、黄伟、康恒共同创立。这样的创始团队配置在业界极为罕见,他们各自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背景,为云知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梁家恩曾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黄伟则在摩托罗拉中国负责语音识别技术开发,而康恒则在康佳旗下公司专注于多语言语音合成及多模式互动技术的研发。

云知声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成为中国AGI技术产业化的先锋。其研发团队同样资历深厚,成员来自盛大、IBM、华为、阿里、微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截至2024年底,公司研发团队人数已达322名,占总员工人数的近七成,这一高密度的科研团队为云知声提供了强劲的技术支撑。

在业务层面,云知声专注于智能语音技术研发,业务覆盖智慧生活和智慧医疗两大领域。公司率先推出了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了拥有600亿参数的自研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这一创新使得云知声的AI解决方案具备了高度适应性,能够满足多个行业的主流需求。

凭借其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云知声在医疗场景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其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病历语音录入、智能质控以及医保智能审核等关键环节。同时,云知声还与华为、京东、美的、中国平安等各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快速建立行业信任度,还缓解了AI公司普遍存在的“营收碎片化”问题。

然而,尽管云知声在业务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其财务状况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云知声在研发层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导致研发开支高企。销售及营销开支的逐年提升以及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的减值亏损等因素,使得云知声持续产生亏损。截至2024年,云知声的年度亏损已达4.54亿元。

更为严峻的是,云知声的现金流状况也颇为紧张。尽管公司累计进行了十轮融资,吸引了多家知名机构的注资,但过往融资所得的资金并未能支撑太久。截至2025年2月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09亿元,这对于一家以研发为核心驱动力的AI企业来说,无疑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高企的贸易应收款也是导致云知声现金流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未收取贸易应收款项余额高达8亿元,其中约2.37亿元的账龄超过一年。不断堆积的应收账款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造血能力,使得云知声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云知声的港股IPO无疑成为了其摆脱困境、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一步。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财务挑战,云知声能否成功叩开港交所的大门,仍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