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游戏资讯泄露案宣判:米哈游胜诉获赔
近日,海淀法院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案件,涉及游戏开发商米哈游公司起诉某游戏资讯网站及其运营公司,指控其泄露《原神》新版本未公开内容,构成不正当竞争。该案被认定为全国首例游戏资讯网站泄露未公开游戏内容的不正当竞争案。
《原神》作为一款知名游戏,拥有广泛的玩家群体和高额的商业价值。米哈游公司发现,在《原神》新版本上线前夕,某游戏资讯网站及其自媒体账号未经授权,擅自发布了新版本的人物角色、武器、怪物等更新内容。米哈游公司认为,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其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还构成了不正当竞争,遂将运营该网站的两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150万元。
被告公司则辩称,其网站为资讯共享平台,所发布内容是对消息人士提供及互联网公开信息的编辑整理,且起到了宣传推广作用,并未从中获利,因此不同意米哈游的诉讼请求。
经过审理,海淀法院认定,涉案游戏中的多种形象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意义,受法律保护。被告公司的发布行为侵害了米哈游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被告公司明知所发布内容为未公开的新版本游戏内容,仍长期进行传播,并冠以“内鬼”“爆料”“曝光”等字样,具有明显的不正当性和攀附涉案游戏热度的主观故意,构成不正当竞争。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公司赔偿米哈游经济损失30万元及合理开支3万元。二审维持原判,判决现已生效。
换皮手游侵权案:核心代码相似度高达96.38%
另一起值得关注的游戏侵权案也于近日宣判。某手游公司核心开发人员李某,在离职后迅速成立新公司,与另一家游戏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新游戏。该游戏虽然更换了角色形象和场景美术,但故事情节、游戏机制和核心玩法与原公司手游高度相似,对正版手游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证明两款游戏的实质性相似,检察官邀请了多方专家进行“技术会诊”,明确了对比具有独创性的核心代码的办案思路。经过公安机关的补充鉴定,从2000余个代码文件中选取了1000余个原创性代码进行重点比对,发现两款游戏的功能代码相似度达91.39%,核心代码相似度更是高达96.38%。侵权游戏还复制了原游戏高度个性化的代码注释和特有的Bug。
最终,普陀区检察院以侵犯著作权罪对李某提起公诉。
游戏地图侵权案:擅自销售他人设计作品被判赔
一起游戏地图侵权案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某游戏支持玩家自主设计、制作、上传并销售游戏地图。一家网络工作室为拓展业务,与多名游戏设计师签订委托创作合同,约定设计师制作的游戏家园和地图图纸的著作权归工作室所有。然而,该工作室发现陈某在闲鱼平台擅自销售由其签约设计师创作的游戏地图和家园图纸,且售价远低于工作室在游戏中的定价。
经比对,陈某销售的游戏地图与工作室享有著作权的20款游戏地图在组成元素、色彩、构图场景等方面实质性相似。调查得知,陈某开设的闲鱼店铺近三年与涉案20款游戏地图相关商品的实际销售额达10000元。最终,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判决陈某赔偿工作室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共计13000元。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加大
在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方面,我国也加大了力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商标犯罪、假冒专利罪、著作权犯罪以及商业秘密犯罪等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其中,针对著作权犯罪,为应对低价高销量、网络侵权等新型侵权行为,降低了“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入罪标准至三万元,并新增了“下载数量达到一万次以上”以及“达到两项以上定罪数额或数量标准一半以上”为侵犯著作权罪的“其他严重情节”。
这一解释的发布,进一步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提供了更有力的制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