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威股份近期举行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面对光伏行业的严峻挑战,公司董事长刘舒琪展现出了对光伏产业长远未来的坚定信念。她表示,尽管当前行业面临周期性低谷,全球清洁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光伏在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依然稳固。
近年来,光伏产业链因供需失衡而步入寒冬,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普遍亏损。然而,在通威股份的股东大会上,仍有众多投资者积极参与,共同探讨行业的未来走向。
会上,刘舒琪与公司副董事长严虎、董事会秘书严轲等高管团队,就股东们关心的行业改善时机、硅料产能整合及海外市场拓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刘舒琪强调,尽管行业短期内面临困境,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光伏装机需求依然强劲,行业有望迎来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均出现显著下降,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价格降幅分别达到了39%、50%、40%和29%。尽管年初分布式光伏新政及“136号文”的出台曾一度带动产业链价格反弹,但这种上涨并未持续。然而,刘舒琪表示,行业不可能长期在低于成本线的价格上运行,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行业将尽快走出困境。
她进一步指出,从全球范围看,光伏发电作为最具经济性和普适性的能源解决方案,始终是能源转型的首选。尽管短期内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政策的调整可能对国内分布式需求造成一定冲击,且欧美市场因贸易壁垒等问题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沙戈荒”大基地建设正在加速,将对国内新增需求形成有效支撑。同时,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已成为海外新的增长极,带动海外需求持续增长。
在研发投入方面,刘舒琪表示,通威股份在寒冬期更加注重内功的修炼,对研发投入不设上限。公司同步在TOPCon、HJT、BC、钙钛矿等主流技术领域开展研发,构建了多赛道、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研发体系。近年来,公司在HJT、TBC及钙钛矿电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财务状况问题,严虎表示,尽管行业亏损,但通威股份账面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充足,银行授信额度充裕,且公司已通过引入子公司战略投资等方式优化负债结构,保持充足的现金储备。
在海外市场方面,通威股份去年以来发力明显,组件产品已遍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刘舒琪表示,预计今年海外占比将继续突破。对于海外建厂的问题,她表示公司将保持稳健态度,避免盲目扩张可能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