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其创始人李彦宏强调,基础模型的价值在于其上的应用开发,而非单纯追求技术领先。李彦宏指出,百度将战略重心放在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模型研发上,以最大化技术投入的商业回报。
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百度展现了稳健的财务表现。数据显示,该季度总营收达到324.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超出市场预期的310.3亿元。尽管在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达到64.69亿元,但整体业绩仍保持了增长态势。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透露,百度将加速文心系列模型的迭代,下一代文心大模型已进入研发阶段,并计划在6月30日开源最先进的文心4.5系列模型。百度已发现数字人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并计划大规模推出相关服务。
百度智能云业务在财报中成为亮点,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经营利润持续保持正值。AI相关收入在本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同比增长。李彦宏表示,新推出的模型大幅降价,使百度模型在市场上具备了极高的性价比。例如,文心4.5 Turbo的价格较4.5版本下降了80%,每百万token的输入输出价格仅为0.8元和3.2元。
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在电话会上详细阐述了云业务的发展情况。他提到,云服务收入的同比增速从去年四季度的26%提升至42%,主要得益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基础模型在训练和推理方面的需求激增。企业云贡献了收入的绝大部分,且增速持续超越整体智能云服务增速。智能云的运营利润率也在不断扩大,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沈抖还透露,百度在搜索业务上加速了人工智能转型,移动搜索中已有约35%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通过多模态内容如图片、视频、智能体、数字人和直播等,百度正不断提升用户的搜索体验。AI生成的数字人视频在年初至4月期间增长了超30倍,智能体为客户创造的收入同比增长了30倍。
关于商业化进程,沈抖表示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正在积极准备测试。由于人工智能搜索与传统搜索存在显著差异,商业化模式需要重新构建和优化。尽管短期内可能对收入和利润率带来压力,但百度认为这是实现长期增长的正确路径。
在无人驾驶领域,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15座城市,部署超过1000辆全无人汽车。一季度,萝卜快跑在全球提供了超14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增长75%。同时,萝卜快跑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已在迪拜进行开放道路验证测试,并即将在阿布扎比启动测试。
李彦宏表示,百度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合作持开放态度,并积极与多方洽谈合作。随着超1000辆完全无人驾驶车辆的部署,萝卜快跑在全球的应用规模有望加速增长。李彦宏还透露,随着硬件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运营规模的扩大,萝卜快跑已展现出清晰的盈利路径,有望成为百度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在资本动作方面,百度在2025年第一季度回购了4.45亿美元的股份,而2023年股份回购计划下的累计回购金额达到21亿美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百度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制资金及短期投资共计1420亿元。
然而,受AI业务投资增加的影响,百度自由现金流为负89亿元。尽管面临短期财务压力,但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战略仍备受市场关注。截至美东时间5月21日收盘,百度股价报85.480美元/股,下跌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