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众汽车集团及其子品牌保时捷的业绩下滑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相关报道,由于业绩急剧恶化,部分投资者对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兼保时捷CEO奥博穆(Oliver Blume)提出了严厉质疑,甚至要求其辞去其中一个职务。
保时捷在今年第一季度发布的财报中,对2025年全年业绩做出了较为悲观的预测。这一预测的背后,是中国市场销量的大幅下滑、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的放缓以及美国关税的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保时捷的业绩承受了巨大压力,也引发了股东们对奥博穆的不满。
具体来看,保时捷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88.6亿欧元,同比下降了1.7%。销售利润更是大幅下降40.6%,至7.6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也仅为8.6%。在新车交付方面,保时捷共交付了7.15万辆新车,同比下降7.9%。其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惨淡,交付量同比大幅下降42%,至9471辆。欧洲(除德国)和德国市场的交付量也分别下降了10%和34%,仅有北美市场实现了37%的增长。
面对这样的业绩,保时捷预计2025财年的营业收入将在370亿至380亿欧元之间,销售回报率将在6.5%至8.5%之间,汽车业务净现金流利润率则为4%至6%。由于电动化进程放缓及电池业务战略调整,保时捷还将面临13亿欧元的特殊费用。
奥博穆,这位现年57岁的德国企业家,自1994年起便加入了大众汽车集团,并在多个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曾在中国的同济大学深造,取得汽车工程学院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西雅特和大众等品牌任职。2013年,他加入保时捷执行委员会,并于2015年起担任保时捷CEO。2018年,他进一步加入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并在2022年7月被任命为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兼CEO。
然而,就在奥博穆担任大众汽车集团CEO后不久,保时捷虽然完成了独立上市,但股价却并未如预期般上涨,反而下跌了约45%。对此,有专家指出,奥博穆同时担任两个集团的CEO,可能分散了他的精力,导致保时捷的业绩下滑。德意志银行良好公司治理专家亨德里克·施密特就表示,保时捷的股价下跌与奥博穆的双重角色有关,他认为保时捷需要像其产品一样,变得快速、强大、安全且令人满意。
德卡投资(Deka Investment)的可持续发展主管英戈·施派希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保时捷正处于中国市场低迷和美国关税的夹缝中,而奥博穆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股东大会上,奥博穆也承认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正面临“巨大的逆风”。
值得注意的是,奥博穆并非大众汽车集团历史上第一位同时担任两个CEO职务的人。他的前任赫伯特·迪斯也曾兼任大众汽车品牌CEO,但由于业绩下滑和智能电动化转型不利,迪斯于2020年被迫放弃兼任大众品牌CEO一职,并于2022年卸任大众汽车集团CEO,由奥博穆接任。然而,现在看来,奥博穆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