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次元文化的浪潮下,卡牌、徽章等热门IP周边产品迅速走红,不仅线下“谷子”店门庭若市,线上直播间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在这些直播间中,单价2元、5元、10元的卡牌尤为抢手。作为行业领头羊,卡游近期在港交所更新了招股书,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1.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0.57亿元,甚至在2024年实现了44.66亿元的经调整净利润,超越了潮玩巨头泡泡玛特。
然而,与上游企业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卡牌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拆卡直播间却陷入了困境。社交平台上,大量拆卡直播间贴出清仓甩卖的告示,倒闭的消息不绝于耳。据业内人士透露,每天都有上百家拆卡直播间关门大吉,大部分直播间即便仍在运营,也面临着盈利困难的局面。
张月曾是兼职拆卡主播的一员,她利用下班时间开播,最初每天只需播4小时就能轻松赚到800元。春节期间更是收益颇丰,短短七天就赚了5万元。然而,随着卡牌市场的饱和和拆卡直播间的泛滥,张月决定退出这个行业。
拆卡直播间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其较低的入局门槛。一张桌子、一个置物架、一堆未拆封的卡包和一把剪刀,就能开启一场直播。主播们代拆卡包,满足用户以小搏大的心理需求。然而,随着入局者的暴增,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拆卡直播间开始陷入内卷。
为了吸引用户,拆卡直播间不断推出新的玩法,如叠叠乐、丢手绢等,提升娱乐体验。然而,这些复杂的套路也带来了易成瘾、易过度消费和涉嫌赌博的风险。拆卡直播间的淘汰赛也愈发激烈,低价战、必中包等策略不断扰乱市场。
王阳是一位拆卡直播间负责人,他今年囤了几百箱小马宝莉等热门IP的卡牌,结果三个月内亏了68万元。他坦言,拆卡直播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流量、价格、玩法等因素都会影响直播间的生死存亡。
拆卡直播间的运营模式也备受争议。与卖货主播不同,拆卡主播更像是在提供娱乐服务,通过情绪价值引导用户下单。一些用户下单并非为了收藏卡牌,而是为了赌稀有卡赚钱或体验拆卡的刺激感。这种不确定性让拆卡直播间的用户黏性极高,但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随着卡牌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拆卡直播间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些主播选择逃离这个行业,而另一些则仍在坚守并寻求突破。然而,无论结果如何,拆卡直播间都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