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关于2025年卫星互联网行业的薪酬报告由锐仕方达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报告深入剖析了卫星互联网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薪酬结构,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
报告指出,2025年卫星互联网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关键技术领域如低轨卫星组网、可复用火箭及手机直连技术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中国的“千帆星座”和“星网”计划也在加速推进,预计年卫星发射量将达到700至800颗。在全球范围内,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规模更是将突破447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涵盖多个环节,包括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设备、通信系统运营及增值服务等。竞争格局则呈现出“国家队主导、民企补充”的特点,行业生态日益丰富多元。
在薪酬方面,报告揭示了卫星互联网行业的一些显著特征。首先,高阶人才稀缺,其薪酬水平显著高于基层岗位。例如,在万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总监级别职位的总现金薪酬可达97.99万元,远超中小型企业。其次,技术密集型导向明显,复合型人才溢价突出。具备“航天+通信”跨界背景的岗位薪酬普遍高于传统通信行业同职级人员。城市间的薪酬差异也较为明显,北京、深圳等头部城市的薪酬水平超过2.3万元/月,而成都等新兴城市的薪酬水平也在迅速逼近一线城市。
在应届生招聘方面,报告同样揭示了学历溢价显著的现象。重点院校的硕士毕业生起薪可达25900元/月,且院校等级效应日益强化。区域战略与产业协同效应也较为明显,不同地区的卫星互联网企业对应届生的吸引力及薪酬水平存在差异。
报告还指出,典型卫星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波动较大。热招岗位主要集中在芯片、硬件、算法等技术领域,这些岗位的技术门槛较高,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