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物股份”)因存在多项违规行为,收到了内蒙古证监局的警示函。
据警示函披露,生物股份在研发费用资本化核算方面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具体而言,2023年,公司有个别研发项目尚未达到资本化的条件,但相关支出却被错误地计入“开发支出”科目进行资本化处理。这一做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相关规定不符,影响了相关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生物股份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面也存在问题。公司在核算对国亦生命科技(廊坊临空自贸区)有限公司和北京久阳智慧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时,依据的是被投资单位母公司的财务报表,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相悖,同样影响了相关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股份在诉讼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公司在2023年年报“或有事项”部分仅披露了与辽宁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诉讼事项,却未提及一审败诉的事实,这一行为违反了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
针对上述违规行为,内蒙古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其中,公司时任董事长张翀宇、总经理张竞、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彭敏被认定为对上述事项负有主要责任。
面对监管部门的处罚,生物股份表示将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内蒙古证监局的要求进行整改。公司承诺将认真反思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内蒙古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
据了解,生物股份的主营业务是兽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猪用疫苗、反刍动物疫苗、禽用疫苗和宠物类疫苗等。然而,近期公司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生物股份在7月14日披露的业绩预告中显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57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下降43.05%-53.63%;扣非净利润预计为3000万元至4400万元,同比下降59.21%-72.19%。
生物股份表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用抗体药物研发费用及无形资产折旧摊销的大幅增加,以及动保行业竞争态势的加剧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和毛利下滑。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战略改革,提质增效,创新突破,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二级市场上,生物股份的最新收盘价为8.55元/股,总市值为95.79亿元。尽管面临监管处罚和业绩下滑的压力,但市场对公司未来的表现仍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