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课堂——“阅知课堂第130期:藏在名画里的故事”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的目光。本期课堂聚焦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带领观众深入探寻这幅北宋巨制的无尽魅力。
《清明上河图》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精心绘制,以其细腻入微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视野,生动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这幅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的长卷画作,不仅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北宋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宝贵资料。
画作以虹桥为中心,巧妙地将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繁忙的河运、繁华的街市以及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从郊野的春光景色,到汴河上船只往来穿梭的热闹场面,再到城内街市鳞次栉比的店铺和络绎不绝的行人,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在细节处理上,《清明上河图》更是堪称一绝。画中的虹桥场景尤为引人入胜,桥上行人摩肩接踵,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桥下船只小心翼翼地穿过桥洞,船工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画作还生动展现了宋代商业的繁荣景象,如外卖服务的出现、商业广告招牌的林立以及职业分工的精细等。
画作中还隐藏着许多社会细节,如古人清明插柳戴柳的习俗、宋朝发达的造船业以及“晨钟暮鼓”的由来等。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作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了解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为了加深观众对画作的理解,阅知课堂还特别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参与者只需在留言区回复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相关问题,即有机会获得定制文创产品一份。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观众的学习热情,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