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剧场类演出市场火爆,多品类齐头并进
近年来,剧场类演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升温,成为文化消费的新热点。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观众对话剧、舞剧、音乐剧和脱口秀等演出形式的热情不断高涨,推动了市场的蓬勃发展。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剧场热门项目和消费趋势洞察》显示,剧场类演出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话剧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脱口秀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更是同比大幅增长134.9%,成为剧场类演出的第二大品类。精品舞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显著,音乐剧市场也持续增长,票房同比增长了15.1%。
脱口秀市场的火爆尤为引人注目。上半年,脱口秀演出场次和票房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已累计超过千场,吸引了超过60万观众。呼兰、黑灯、唐香玉、刘旸、小鹿等脱口秀演员的市场号召力日益增强,他们的专场巡演在各地掀起了观演热潮。特别是呼兰的《草台班子》专场巡演,举办了58场,吸引了超过7.2万观众,场均观众超过1200人,大麦评分高达9.6,展现了脱口秀个人专场的强大票房号召力。
舞剧市场同样表现出色。精品舞剧如《只此青绿》《红楼梦》《孔雀》《咏春》等持续引领市场,成为现象级IP,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这些舞剧不仅在一线城市受到热捧,还逐渐走向更多低线城市,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欣赏到高质量的舞剧演出。同时,结合地域文化定制的舞剧如《天工开物》《天下大足》等也备受关注,展现了舞剧市场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音乐剧市场同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上半年,各细分赛道的音乐剧都有爆款涌现。新国风音乐剧《锦衣卫之刀与花》首轮演出市场反响热烈,成为年度黑马;女性向音乐剧《她对此感到厌烦》聚焦女性觉醒话题,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国际经典剧目的引进也为音乐剧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如《巴黎圣母院》《日落大道》《芝加哥》等国际级外语原版音乐剧,吸引了大量观众跨城观演。
从整体来看,剧场类演出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呈现出多个利好信号。首先,爆款IP效应日益增强,大爆款IP作品能够下沉到更多城市,吸引更多观众。其次,头部城市票房强劲,二线城市紧密追赶,低线城市也蓄势待发,市场潜力巨大。年轻观众以多维方式涌入该消费市场,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新潮的演出类目如沉浸式演出等票房增长强劲,未来可期。同时,剧场类演出的社媒化宣发和流量化追星现象也日益突出,虽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也推动了市场向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拓展。最终,内容才是硬道理,剧场类演出正在逐步迈向精品路线,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演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