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夜间经济升温,老字号餐饮借线上平台焕发新生
随着2025年“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深入,夜间经济作为推动内需增长的重要动力,正展现出蓬勃活力。复旦大学(上海)大数据实验室数据显示,自6月以来,上海的夜间消费总额已达880.09亿元,同比增长3.3%。淘宝闪购等平台的数据进一步显示,7月以来,上海的周末夜宵订单量显著增长,较上月翻了一番。
在这波夜间经济热潮中,餐饮行业无疑是中坚力量。遍布上海的餐饮店,不仅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体现,更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时代的变迁,这些餐饮店如何扬长避短、破局求变,成为了新的课题。
为了探寻老字号餐饮品牌如何在多平台、多选择的良性竞争中实现增收增利,我们走访了几家知名老字号的门店。这些门店通过线上线下多维网络的搭建,正在书写着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沧浪亭绍兴路店,这家位于老洋房中的餐厅,中午时分总是人声鼎沸。由于紧邻瑞金医院,每到午餐时间,医院的患者和工作人员便络绎不绝。然而,夜幕降临后,这条小马路却变得寂静无声。面对夜间客流的不足,店长王长松决定利用外卖平台打破困境。通过饿了么等平台推出的“一人食”套餐组合,精准满足了夜间独居人群的用餐需求。淘宝闪购的上线更是为门店带来了大量流量,夜间外卖订单量飙升至日均100单。
同样,德兴馆复兴荟店也在夜间经济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这家始创于清光绪九年的老字号品牌,今年首次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成为老城厢中少数亮至深夜的餐饮灯火。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布局,德兴馆不仅吸引了周边酒店的游客,还通过外卖平台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线上订单的客单价虽低于堂食,但组合单和家庭分享装的频繁出现,显示了夜间消费者对品质餐饮的追求。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缓的背景下,内需消费成为了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核心支撑。上海夜间经济的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写照。为了进一步提升夜间消费活力,上海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夜间促消费活动,加强商旅文体食联动。
老字号餐饮品牌如何更具烟火气?德兴馆的现烤月饼生产线给出了答案。随着中秋节的临近,这家老字号的月饼生产线已进入备战状态。通过线上渠道的推广,德兴馆的月饼不仅吸引了本地消费者,还成为了外地游客的热门伴手礼。淘宝闪购、饿了么等平台的多元化生态,为月饼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从沧浪亭的冷馄饨到德兴馆的深夜烤炉,这些老字号的夜间转型故事,不仅展现了上海餐饮经济的韧性,也反映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当线上流量与线下场景形成合力,这些扎根城市肌理的品牌,正在用多维网络编织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夜间经济图景。
880亿元的夜间消费总额背后,是无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中,老字号餐饮品牌正通过不断创新和转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