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外卖大战背后:电商巨头为何争抢即时零售万亿市场?

2025-08-1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中国,一场关于外卖市场的无声战役正在激烈上演。此时此刻,超过一亿民众正同时打开外卖应用,利用巨头们慷慨派发的优惠券,享受着仅需一块九的小小幸福时刻。

这场战役的参与者——红、黄、橙三大外卖平台,不惜投入上百亿资金补贴消费者,其背后的动机远非单纯争夺外卖市场份额那般简单。实际上,这是电商巨头们长期以来对流量渴望的集中爆发。它们并未失去理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未来。

电商平台的流量困境由来已久。相较于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用户每天在这些应用上的停留时间轻松超过三小时,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人们总有无数理由频繁打开它们。然而,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则不然,用户访问它们往往带有明确的购买目的,搜索、下单、付款,一气呵成,鲜少有人会在无事可做时刷淘宝消遣。

这种使用习惯导致的结果是,淘宝在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时期,日均停留时间也仅一个多小时。因此,电商平台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求流量增长之道。阿里曾尝试推出社交软件“来往”,试图自建流量池,但遗憾未能成功。这充分说明,流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电商巨头闭门造车难以打造出真正的流量生态。

为了破解流量困局,巨头们不惜重金补贴奶茶外卖。外卖大战只是表象,其深层逻辑在于培养用户习惯。想象一下,当你在淘宝上点咖啡时,可能会顺手刷一下短视频,再购买一双鞋子,刚付完款,又收到一张明天的早餐券。高频的外卖消费成为吸引用户的诱饵,只要能锁定用户的使用习惯,就能锁定他们的注意力,进而锁定消费力。表面上看,烧掉上百亿似乎得不偿失,但若能增加用户的使用频率,后续带来的消费和广告收入将远超这一数字。

巨头们的终极目标,是争夺即时零售这一万亿级市场。即时零售,简而言之,就是半小时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既然商家能在30分钟内送出一杯奶茶,那么送出口红、猫粮、电视机等商品也应成为可能。

在互联网赛道中,剩余的机会已寥寥无几。电商、社交等领域早已饱和,网络普及,智能手机普及,网店开设也已接近极限,整个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然而,即时零售正悄然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下单后三日内送达已无法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渴望即时满足。这种即时享用的需求正重塑零售业,谁能满足这一需求,谁将成为未来十年的零售业霸主。

有人担忧,这种烧钱换来的用户缺乏忠诚度,一旦补贴停止,用户就会流失。然而,资本早已洞察这一本质。烧钱的目的在于形成规模效应,吸引用户涌入平台,进而吸引商家入驻,提升用户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在互联网行业,一旦这种正循环启动,将产生显著的马太效应,从而实现烧钱补贴的另一目的——击垮竞争对手。在万亿级别的市场中,最终能留下的玩家寥寥无几,要么烧钱,要么出局。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巨头们的最终胜负并不重要,只要能够继续享受一块九的奶茶,生活依旧美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