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火把节的热闹氛围中,罗玲回到了久违的家乡。餐桌上,一盘青蟹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母亲阿吉么日歪特意为她准备的惊喜。在上海学习生活了五年的罗玲,虽然早已习惯了海鲜的味道,但她从未想过,这种曾经遥不可及的美味会出现在老家的餐桌上。
得知女儿即将回家,阿吉么日歪满心欢喜,她想尽办法让女儿尝到新鲜的东西。于是,她通过多多买菜下单了青蟹。收到货后,虽然对如何处理这些活蹦乱跳的螃蟹有些手足无措,但她还是决定尝试清蒸,给女儿一个难忘的味蕾体验。
罗玲发现,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马路拓宽了,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楼,快递点随处可见。火把节上,人们用网购的化妆品装扮自己,分享着拼单的新裙子和多多买菜上的美食。这一切,都让罗玲感受到了家乡的快速发展。
自今年4月以来,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计划,加大了对西部偏远地区、中东部山区等县域乡村的补贴和资源倾斜力度。布拖县在去年底开通多多买菜后,自提点数量迅速增加,覆盖了当地上千个家庭。从生鲜、百货到数码、家电,一键拼单成为了越来越多山民、农牧民的生活方式。
罗玲是这股潮流的见证者之一。她记得,刚去上海时,自己与城市的巨大差异让她感到自卑。同学们习以为常的外卖、网购,在她看来都是新奇的事物。而现在,她不仅学会了网购,还经常在拼多多上购买日用品、化妆品和服饰。她甚至会在各个平台反复比价,确保自己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这次回家,罗玲本想给母亲带些大城市的美味,但她发现,家乡已经能够享受到这些“世面”了。多多买菜让青蟹等海鲜次日就能送达,烧烤店也能轻松进货。这一切,都让罗玲感到欣慰。
阿吉么日歪也见证了电商在家乡的发展。她笑着说:“现在大家都用上了网购,多多买菜上什么都能买。我也赶了一次时髦,给女儿买了青蟹。”多多买菜在布拖县的普及,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消费选择,也提升了生活品质。
罗玲与母亲的关系一直紧密。她记得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靠做彝族服饰独自养大一双儿女。虽然母亲没能在学习上给予指导,但她总是默默支持着女儿。罗玲也非常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985高校。
现在,罗玲希望尽力反哺母亲。她打算经常通过多多买菜给母亲买些肉蛋奶补充营养。她说:“母亲总是舍不得用我买的东西,但食品不吃会坏,总不能再浪费了。”
拼多多和多多买菜不仅改变了罗玲和母亲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她们传递温情的纽带。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大山外面的美好生活正翻山越岭走进大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