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非遗瑰宝映团结,52件互赠作品在和田绽放文化交融之美

2025-08-15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期,一场以“新疆是个好地方”为主题的非遗援疆展示活动在和田地区盛大举行,活动为期五天,自8月15日至19日,吸引了广泛关注。

在主会场约特干故城的序厅内,一场关于非遗文化的盛宴悄然拉开序幕。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与新疆互赠的52件非遗作品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各地匠人的精湛技艺,更通过非遗这一纽带,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内涵。

其中,北京市赠送的景泰蓝制作技艺作品《风吹百合香》以其典雅的造型和富丽堂皇的色彩吸引了众多目光。而陕西省的武功刺绣作品《石榴图》则通过细腻的针法和鲜艳的色彩,寓意着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山东省淄博刻瓷作品《和合共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它以精湛的刻瓷技艺展现了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场景,寓意深远。还有安徽省马鞍山丝绵画作品《石榴结籽一家亲》,这幅作品通过精细的丝绵纤维塑造出各族儿女围绕石榴树起舞的生动场景,传递出民族团结的温情与力量。

作为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后的首个全国非遗援疆活动,本次活动不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通过52件互赠作品集中展现了“美好生活、民族团结”的主题。这些作品不仅是各省(区、市)与新疆长期以来非遗合作成果的缩影,更是文化互鉴的鲜活见证。

新疆方面也以本土技艺回应了这份深情厚谊。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作品《青铜水壶》以其独特的艺术特征赢得了广泛赞誉,而色彩鲜艳的维吾尔族地毯织造技艺作品《胡杨林》则通过“8”字扣的传统工艺编织出胡杨不屈的灵魂,展现了新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52件非遗作品不仅是精湛工艺的结晶,更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非遗援疆的深厚情谊,成为文化润疆的具象表达和民族团结的生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