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尘埃落定》25年:经典重生,阿来笔下的世界何以历久弥新?

2025-08-1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上海书展的热烈氛围中,一场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度对话——“上天让我看见,让我听见,让我述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25周年纪念分享会”于上海图书馆东馆精彩上演。此次活动由“阿来书房”的主理人阿丽丽精心策划并主持,汇聚了作家阿来、评论家毛尖与黄德海,以及出版人曹元勇,共同探讨了《尘埃落定》这部经典之作的不朽魅力。

阿来深情回顾了《尘埃落定》的创作历程,他提到在茅盾文学奖颁奖礼上的演讲仿佛是与作品的告别仪式,言语间流露出对这部作品深厚的情感。而曹元勇则从出版史的角度,强调了《尘埃落定》历经28年岁月洗礼,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证明了经典作品能够跨越时间的界限,持续触动人心。

活动中,毛尖以《尘埃落定》中的经典段落为例,称赞阿来是文学史上的“外星人”,他的写作风格颠覆了传统规则,为文学世界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语法。黄德海则进一步阐述了阿来如何通过“傻子”这一角色,以全新的视角讲述土司制度的兴衰,将这部作品比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东方寓言。

在探讨“傻子智慧与时代速度”的话题时,阿来以林则徐的贬谪日记为例,强调了慢节奏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高效时代,人们应该捍卫“骑毛驴的权利”,让语言在时间中发酵,从而创作出更具深度的作品。黄德海则分析了《尘埃落定》如何通过“慢速语言”讲述土司制度的崩解,以及如何通过藏汉语法的杂交创造语言陌生化,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深入思考。

面对年轻读者将土司制度解读为“职场内卷”的现象,阿来表达了担忧,并指出这种功利化的阅读倾向限制了读者的视野。他强调,文学作品应该作为“远方镜像”存在,启示人们思考人类普遍的困境,而非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黄德海则借古希腊“血气”概念回应时代焦虑,鼓励人们保持勇气,勇于打破旧秩序。

分享会上,毛尖也提醒人们警惕对《尘埃落定》的简化解读,她强调小说中那些抵御爽文的慢节奏才是精髓所在。活动最后,阿丽丽总结道:“真正的经典并非高阁上的古董,它在我们每一次讨论中获得新生,启发我们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保持清醒,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见证者,也是续写者。”

随着分享会的圆满落幕,《尘埃落定》这部经典之作再次以其独特的魅力,悬浮于文学苍穹之中,激励着每一位读者以新鲜的眼光审视世界,在快与慢的辩证中,探索属于自己的生命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