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于广州南沙举办期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再度谈及备受争议的玫瑰空调。这款定价32999元的玫瑰变频冷暖3匹1级能效柜机,以其独特的仿生玫瑰外观和3D立体油墨丝印工艺引发广泛讨论,成为行业创新与市场接受度碰撞的典型案例。

董明珠在论坛上强调,玫瑰空调是格力将工业产品艺术化的重要尝试。她指出,尽管市场上尚未出现同类将空调与艺术品概念结合的产品,但格力已通过实际应用验证其价值——部分高端酒店引入该机型后,因其设计独特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专程体验。这种"功能与美学融合"的探索,正是格力突破传统家电定位的战略方向。
然而市场反馈呈现明显分化。某地格力门店工作人员透露,该产品目前仅在珠海有库存且线下未铺货,销量表现未达预期。社交媒体上,网友评价两极化:支持者认可其创新勇气,批评者则直言"价格与外观不成正比",甚至有消费者表示"无法接受此类设计进入家庭空间"。这种争议恰恰印证了董明珠此前"创新必然伴随质疑"的论断——她曾公开回应审美争议时称:"即使部分人不认可,也要坚持探索未知领域。"

在空调业务之外,格力正加速多元化布局。11月10日央视频发布的《董明珠的冷冻冷藏科技版图》视频中,董明珠回应了跨界冰箱领域的质疑。她透露,格力在冰箱研发中延续了"隐形品质"标准,即在用户不易察觉的压缩机、保温层等部件上投入更高成本。这种"看不见的匠心"理念,与其在空调领域的技术路线一脉相承。
造车业务则展现出差异化竞争策略。董明珠明确表示格力将聚焦工程车辆领域,目前已布局环卫车、重卡及公交车等细分市场,避开与主流乘用车企业的直接竞争。这种选择折射出格力在多元化过程中的审慎态度——优先进入技术关联度高、品牌溢价空间大的领域。

行业数据揭示出格力面临的现实挑战。奥维云网统计显示,今年11月空调内销排产量同比下降19.8%,出口排产量下滑15.7%,整体市场呈现收缩态势。业内专家指出,格力当前对空调业务的依赖度仍超过70%,在行业下行周期中面临较大经营风险。这种结构性矛盾,迫使企业加速寻找新的增长极。
格力近期动作显示其正在构建多层次产品矩阵。10月旗下子品牌"晶弘"入驻电商平台,推出定价1899-1999元的小凉神空调,直接切入中低端市场。这一策略既是对线上渠道的补充,也被视为应对小米等新兴品牌竞争的反制措施。从高端艺术化探索到大众市场渗透,格力正试图通过产品分层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