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快讯 价值公司 财经人物 IPO解读 热门赛道 经济解码 科技业界 文化艺术 天脉教育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保变电气“断腕”印度资产,技术积淀与资源整合能否开启新篇?

2025-11-19来源:快讯编辑:瑞雪

国内特高压领域的龙头企业保变电气,近期因一桩交易引发市场关注。这家拥有60年历史的老牌国企,以1.3亿元的价格出售了其印度子公司阿特兰塔90%的股权。这一价格与其前期投入形成鲜明对比——项目初始注册资金达2.37亿元,后续又追加了数十亿元用于生产线建设和人才引进。

财务数据显示,保变电气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元,同比增长41.9%;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幅达72.91%。但深入分析发现,这1.46亿元净利润中,有5495万元来自出售印度资产的非经常性收益。若剔除这部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显薄弱。这种"表面回暖"的业绩,实质是公司通过资产处置缓解压力的财务策略。

回溯企业发展历程,2005年上市后的保变电气制定了"新能源+输变电设备"的双主业战略。公司斥资26亿元成立天威四川硅业,大举进军光伏产业。初期确实取得显著成效:到2010年,其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下降40%,转换效率提升17%,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接近30%。但2012年行业寒冬的到来,让这家新兴企业遭遇重创。欧债危机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光伏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暴跌。多个子公司陷入停产半停产状态,新能源业务营收占比骤降至5.9%,公司连续两年巨额亏损,面临被"ST"的风险。

2013年,保变电气被迫剥离新能源业务,回归输变电主业。但前期巨额投资已无法收回,直接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至97.17%,有息负债率高达67.33%。这个沉重的"包袱",企业背负了十余年。直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才降至87.83%,虽仍处于高位,但已是历史较低水平。

在行业竞争中,保变电气能够屹立不倒,靠的是60年积累的技术底蕴。特高压技术是远距离输电的关键突破——当电压达到1000千伏以上时,输送损耗可从普通电网的5-7%降至2-3%。我国能快速实现全国电网覆盖,特高压技术功不可没。在这个领域,保变电气是重要的开拓者。2009年,公司工程师张栋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首台240Mvar/1000千伏单柱式特高压电抗器,重量减轻17%,损耗降低15.6%。为解决西部复杂地形运输难题,团队又创新提出"五模块"解构技术,将大型设备化整为零。2017年,这项技术成功应用于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解决了行业长期痛点。

当前,保变电气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9月,中国兵器装备与中国电气装备进行业务整合,中国电气装备成为保变电气的新任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37.98%。中国电气装备是为电力行业"主辅分离"而成立的行业巨头,旗下拥有中国西电、许继集团、平高电气等知名企业。这一变化为保变电气带来了显著的资源优势。

国家电网2025年工作会议宣布,全年电网投资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这些投资产生的订单,基本被国电南瑞系和中国电气系瓜分。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国家电网前20位中标企业中,这两个派系就占了10席。成为"内部人"后,保变电气获得订单的机会大幅增加。虽然集团内部存在竞争——许继电气擅长智能电网,平高电气专注高压开关,保变电气与中国西电在变压器业务上有所重叠——但集团已明确计划,将在2029年前"稳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这意味着,保变电气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有望新增一条"资源护城河"。

从新能源领域的挫折到海外扩张的受挫,从债务压身到艰难去杠杆,保变电气这条转型之路走得并不轻松。但凭借六十年的技术积淀和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这家特高压老将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出售印度资产是"断腕求生",拥抱中国电气装备是"借势发展",而在特高压新周期中的技术优势,则是其最大的发展底气。

优必选被Figure CEO质疑量产视频造假,官方回应并详解交付少原因
此外,高盛在其相关报告中称,人形机器人行业存在“产能期货狂欢”,并指出优必选 2024 年人形机器人仅交付 10 台、亏损 11.6亿元。谭旻回应称:“2024 年交付少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开始进行单机在不同…

202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