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商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企业家是否应参与直播带货的热烈讨论。这场讨论的导火索,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直言不讳。他明确表示,自己绝不会涉足直播带货领域,并认为那些投身于此的企业家所经营的企业不过是“平原型”,而自己的企业则是“垂直型”,有着深厚的根基。
钟睒睒的这番言论迅速引发广泛争议,被指情商欠佳,得罪了不少同行。美特斯邦威董事长周成建便是其中一位公开表达不同意见的企业家。他直言,钟睒睒的此番言论反映出其认知的老化,认为企业家亲自直播带货是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极具价值。
周成建特别点赞了小米创始人雷军,称赞其在个人IP打造上的成功,并表示自己正在向雷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周成建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企业家的共鸣,他们认为直播带货不仅体现了企业家对新事物的接纳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贴近,更是深刻改变零售市场格局和年轻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关键。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站在周成建一边。360创始人周鸿祎虽然也反对企业家直播带货,但他同时指出,真正全身心投入直播带货的企业家并不多,多数人是在打造个人IP或为企业自救。周鸿祎认为,像罗永浩、俞敏洪等人因困境而带货,值得尊敬,而雷军、董明珠等人则是偶尔为之,旨在提升销量。
事实上,不少企业家如雷军、余承东等,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既介绍产品又与用户互动,有效节省了营销费用。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内卷的背景下,这种低成本高流量的策略尤为受到青睐。
在这场讨论中,各方观点鲜明,各有道理。有观点认为,企业家应将重心放在战略、组织和核心产品上,直播带货只能是空闲时的调剂,不可主次不分。毕竟,把脉企业发展才是企业家的首要任务。然而,也有人认为,直播带货作为新时代的一种营销手段,企业家适当参与不仅有助于个人IP的打造,还能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影响力。
企业家是否应参与直播带货,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好主业与副业的关系,确保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