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关注焦点聚集于“千帆星座”一期02组卫星发射后的异常情况。自2024年10月成功发射以来,部分卫星在爬升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未能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一谜团引发了广泛讨论,同时也促使我们深入探讨卫星轨道维持的“隐形驱动力”。
在空间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无论是轨道位置还是无线电频率,都遵循着先到先得的原则。这一“游戏规则”促使各国及企业加速推进低轨卫星互联网计划,以期抢占先机。
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复杂性远不止于火箭技术的突破。即便有了可回收火箭这一“高效快递员”,每年数百上千颗卫星的发射任务仍面临巨大挑战。若卫星无法顺利升轨,那么无论生产效率多高,成本控制都将成为一大难题。
霍尔推进器示意图
以SpaceX的Starlink项目为例,其发射的七千余颗卫星中,约有一成因设计或制造缺陷而离轨。卫星,这艘漂浮在宇宙中的“孤舟”,其推进系统如同“发动机”与“方向舵”,一旦失效,卫星便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卫星推进系统主要分为冷气推进、化学推进和电推进三大类。当前,无论是Starlink还是千帆星座,均采用了电推进系统。这种系统在科幻电影中常以幽蓝光束的形式出现,它摒弃了传统化学燃料,转而利用电能。
化学火箭以其强大的推力著称,但其局限性在于大部分燃料用于克服自身重力,真正用于推动火箭前行的燃料所剩无几。以“土星五号”为例,其强大的运载能力背后,是巨大的燃料消耗和自身重量的牺牲。
相比之下,电推进系统则显得更为高效。它通过将离子加速抛出,利用反作用力产生推力。虽然推力较小,但胜在持续时间长,且所需燃料远少于化学推进。因此,电推进系统成为卫星位置保持、重定位和姿态控制的理想选择。
霍尔推进器内部
霍尔推进器,作为我国电推进产品的代表,其工作原理基于霍尔效应。通过电场和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子被聚集到推进器壁面形成环形电子束。推进剂送入电子束中后,与电子发生碰撞并电离,离子在磁场作用下被加速推出喷口,产生推力。
霍尔推进器的优点在于电离和加速过程一气呵成,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然而,其推力较小,通常在0.001牛顿至几十牛顿之间,相当于推动一辆自行车的力量。但在无阻力的太空中,这微小的推力足以持续推动航天器运行。
霍尔推力器的设计难点在于磁场的精确控制。磁场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电子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推进器的效率。因此,设计一个合适强度且稳定的磁场成为技术挑战。我国在磁约束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在产品规模化后的品质控制方面仍需努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推进系统有望在未来应用于更广泛的航天任务中,包括深空探测等。这将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