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在政策扶持和玩家热情的支持下,继续稳步前行。根据《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发布的数据,去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3257.83亿元,同比增长7.53%,再创历史新高。同时,游戏用户规模也达到了6.74亿人,同比增长0.94%,海外市场收入更是攀升至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这些数据无疑展示了中国游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然而,随着2025年的到来,中国游戏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悬念。其中,DeepSeek的横空出世无疑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这款AI技术自推出以来,迅速在游戏行业内引发了轰动,其推理能力被寄予厚望,可能为游戏行业带来全新的创意参考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行业分析师张书乐指出,虽然AI技术已经在游戏制作的多个环节实现了辅助或替代,但游戏产业的核心部分仍属于文化创意领域。然而,DeepSeek的出现让这一“人类防线”开始松动,未来AI技术有可能为游戏行业带来更多元的创意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但同时,他也强调,AI技术目前更像是一个“外挂”,真正的颠覆还需要人类提供架构和创意。
除了DeepSeek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国产3A游戏的未来也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自《黑神话:悟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后,国产3A游戏便成为了行业的新标杆。然而,随着《黑神话:悟空》的热度逐渐减退,谁能接棒成为新的“国产游戏之光”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问题。
行业分析师王旭表示,尽管国产3A游戏的整体开发流程仍处于发展阶段,但目前已有超过20个在研项目,涵盖多个品类。同时,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次世代引擎的深度定制能力,海外3A大厂的中国籍技术人才也开始回流。然而,国产3A游戏开发仍面临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等难点,以及国际化叙事与本土文化表达之间的平衡问题。
二次元游戏市场的未来也备受关注。在过去几年中,二次元游戏市场经历了从爆发式增长到逐渐遇冷的转变。然而,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细分市场的创新,二次元游戏市场有望迎来局部回暖。
行业分析师陈光龙指出,目前国产二次元游戏普遍存在题材与玩法趋同、运营策略失焦等问题。然而,通过女性向、虚拟偶像联动等细分赛道的突破,以及AI工具普及带来的开发成本降低,二次元游戏市场有望实现局部回暖。同时,他也强调,整体市场仍面临存量竞争,增长需依赖海外新兴市场与IP泛娱乐化联动。
行业分析师王旭表示,高质量的游戏、动漫、影视等优质IP是谷子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技术创新和跨界联动也将成为推动谷子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例如,通过AR技术实现虚拟角色与实物的互动,推出与游戏联动的智能硬件,以及开展跨界联动与生态扩展等,都将为谷子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