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都市里,美食与文化交织出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无数食客前来探寻。近日,一位北方食客分享了他与上海美食的不解之缘,以及他在北京意外发现的一家地道上海菜馆——“屋里厢”。
回忆起二十多岁时初访上海的情景,他仍历历在目。那时,他入住和平饭店,清晨推开窗,映入眼帘的是弄堂里晾晒的衣物和沪语交谈的温馨场景。尽管听不懂沪语,但那份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他倍感亲切。
上海的美食更是让他难以忘怀。与周边地区的南方菜相比,上海菜口味更重、偏甜,醇厚鲜美,浓油赤酱,与他的家乡天津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对于他这个北方人而言,上海菜的分量略显不足。
多年过去,他对上海菜的思念愈发浓烈。幸运的是,他在北京三里屯找到了“屋里厢”这家餐厅,解了他的馋瘾。“屋里厢”在上海话中意为“家里”,餐厅的名字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回家的亲切感。
走进“屋里厢”,上海菜的精致与独特扑面而来。餐厅的主理人朱海峰曾是上海黄河路上饭馆的当家大厨,能在这里品尝到许多当年的经典菜品。其中,一道中西结合的牛肉粒尤其令他印象深刻。牛肉用黄油煎制,带有淡淡的奶香,同时融合了黑胡椒与白胡椒的香气,外焦里嫩,汁水饱满,甜中带辣,口感层次丰富。
另一道经典菜品是响堂鳝糊。上桌后浇油的一声响,香气四溢。野生鳝鱼个头虽小,但滋味十足,每一口都鲜美滑嫩,是上海菜中浓油赤酱的代表之作。
腌笃鲜也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味。这道菜用腌制过的咸肉、新鲜的肉类和春笋烧制而成,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是上海本帮菜的代表之一。
当然,还有排骨年糕这道传统美食。猪大排与小而薄的年糕搭配,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这道菜不仅是上海人的心头好,也吸引了无数外地食客前来品尝。
“屋里厢”不仅让这位北方食客重温了上海的美食记忆,也让更多人在北京就能感受到地道的上海风味。在这里,每一道菜都承载着上海的历史与文化,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