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DeepSeek的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领域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寒假期间,学生们纷纷探索其多样化的应用方式,从整理知识点到寻求游戏攻略,甚至将其作为倾诉心事的“树洞”。然而,DeepSeek的一个新用途——帮助学生快速完成作业,却在家长群体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不少学生利用DeepSeek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寒假作业,包括数学试卷和作文日记等。这一现象迅速登上热搜,引发了关于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深刻反思。一方面,有家长积极支持孩子利用这一新工具,认为这是跟上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另一方面,也有家长坚决反对,担忧过早接触AI会影响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面对DeepSeek的“双刃剑”效应,老师们的反馈尤为引人关注。他们发现,由AI生成的作业往往缺乏个性化和情感表达,逻辑上也可能存在漏洞。例如,有学生用DeepSeek解答几何题,虽然答案看似完美,但经老师深入探究后发现,AI竟是“猜”出了答案,再补充了逻辑过程。这进一步证实了DeepSeek虽强大,但远非尽善尽美。
在网络上,家长们围绕AI写作业展开了热烈讨论。有家长认为,这无异于“抄答案”,对孩子的学习有害无益。然而,一位网友@欣欣妈妈的分享却提供了新的视角。她女儿聪明但马虎,通过向DeepSeek咨询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得到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并按照建议实施后,女儿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得更加细心。
这一案例表明,DeepSeek对孩子而言是“救星”还是“陷阱”,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家长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孩子如何与AI共处,并从中受益。正如《父母的格局》一书所述,家长应有高度的视野,将目光投向长远,而非纠结于眼前的得失。
生涯规划师@古典分享的一个故事,进一步揭示了AI时代对教育行业的深远影响。他提到,一家广告公司原本拥有7名插画师,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现在仅需一名懂得操作电脑的插画师就能高效完成任务。这预示着AI将加速取代许多传统职业,迫使人们思考未来哪些职业将更具竞争力。
通过DeepSeek的询问,人们发现不易被AI取代的行业大多涉及创造性、艺术性和思考性,如数据建模、算法优化、生物技术等。这意味着,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未来社会中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家长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而非仅仅依赖AI工具。
在清华大学的教育论坛上,彭凯平教授指出,人类拥有AI无法取代的九种能力,包括同理心、道德意识、智慧等,这些能力浓缩为四个核心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做事能力、审美能力和爱的能力。家长应着重培养孩子的这些能力,帮助他们适应AI时代,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