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季的业绩发布会上,快手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一笑详细阐述了公司的人工智能产品——可灵AI,成为全场焦点。这一动向也吸引了几乎所有分析师的关注,因为快手在AI商业化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快手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自去年6月发布以来,截至2025年2月,可灵AI的累计营业收入已超过1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快手在AI领域的布局初见成效,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在回答分析师关于AI相关资本支出的问题时,快手CFO金秉表示,今年公司将在AI领域的投入上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配合可灵的商业化变现进度。具体而言,金秉提到将动态调整和增加可灵在推理算力方面的支出,以进一步提升其商业化能力。
从整体业绩来看,快手在2024年实现了稳健增长。财报显示,去年快手收入为1268.98亿元,同比增长11.8%;经调整净利润为177.16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2.5%,连续两年实现盈利。电商业务作为快手的重要板块,去年GMV达到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7.3%,表现尤为亮眼。
然而,快手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方面,直播电商市场增速回落带来的“惯性”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在AI商业化领域“抢跑”后,快手还需应对来自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激烈竞争。这些巨头同样在AI领域投入巨资,试图成为下一个新的“超级流量入口”。
在业务板块方面,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达到724.19亿元,同比增长20.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优化的智能营销解决方案及AI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营销客户投放消耗的增加。同时,快手的直播业务收入虽然同比下降了5.1%,但降幅持续收窄,显示出公司在建立健康可持续直播生态系统方面的努力。
快手的其他服务收入在2024年也实现了23.4%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业务的增长。电商GMV的增加与电商月活跃买家数量及月动销商家数量的增加密切相关。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快手的平均日活用户约3.99亿,平均月活用户约7.1亿,显示出其在短视频领域的强大用户基础。
尽管直播电商市场增速回落,但快手通过多元化场景支撑电商业务的增长。去年第四季度,快手的短视频电商GMV同比增长超过50%,泛货架电商GMV占比总电商GMV达到30%。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快手身上,抖音电商也同样如此。电商分析师指出,快手去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运营层面上的优化,如流量转化效率的提升、活跃商家数量增加等。
在AI商业化方面,快手的可灵AI无疑抢占了先机。除了C端用户订阅外,可灵AI还面向B端商家提供API接入等服务,并与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尽管可灵AI在商业化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快手仍需面对来自行业内其他巨头的竞争压力。在AI领域,DeepSeek、阿里与字节等巨头暂时处于行业前列,快手需要继续加大投入以保持竞争优势。
对于快手在AI等创新业务上的增长,电商分析师认为,可灵AI以及其后续商业化无疑是一个创新点。然而,快手在AI领域的布局仍需服务于其核心业务——电商。通过提高内部电商运营环节效率,服务自身在短视频、直播甚至短剧等生态上的增长,快手有望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