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涉及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内容显示,一位佩戴黑色墨镜的女教师在校园内被学生们以特殊的方式迎接,学生们鞠躬并齐声喊“总裁好”。
据了解,这段视频是由该班班主任邓老师拍摄并上传至社交平台,随后被家长发现并投诉。视频中,老师从办公室走出后,站在门口的学生便立即鞠躬并称呼其为“总裁”。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教室后门口和讲台上,学生们整齐划一地鞠躬并齐声问候。
家长对此表示不满,认为老师利用学生拍摄段子并让学生称呼其为“总裁”的行为欠妥。他们指出,尽管拍视频可能是老师的个人兴趣爱好,但让学生配合拍摄此类内容并不合适。
肖家镇中学负责人李建军回应称,该视频是在4月25日拍摄的,当时该班学生考试成绩优异,邓老师心情很好,便要求学生们参与拍摄这个段子。李建军表示,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个视频后,认为其传递的价值观不好,并立即对邓老师进行了批评,邓老师也删除了所有相关视频。
27日,该校校长进一步表示,该视频段子传达的价值观不正确,且邓老师是利用安全课时间拍摄的。学校已对邓老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加强了对她的监管。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教育神圣性的广泛讨论。教育专家指出,课堂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不应成为个人展示或娱乐的舞台。学生们应该得到尊重和教育,而不是被当作道具或演员来配合拍摄段子。
中国教育传统中一直强调对教育事业的虔诚和尊重。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无数教育工作者都致力于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然而,在流量至上的现代社会,一些教师却未能坚守教育初心,将课堂变成了秀场。
为了守护课堂的神圣性,教育工作者需要保持职业敬畏,坚守教育底线。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更多类似的荒唐戏上演,确保学生们能够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