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成都)演出交易会在蓉城盛大召开,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揭晓了2024年度全国大型营业性演出与剧场演出的详细数据。数据显示,演出行业已成为推动内需增长、文化传承和城市活力提升的关键力量,其中首都北京的演出市场表现尤为抢眼。
据中演协票务信息采集平台的监测与分析,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达到了796.29亿元,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7.61%,与2019年相比更是激增39.14%。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占据了579.54亿元,而其他相关收入也达到了216.75亿元。
在大型营业性演出方面,2024年的大型演唱会市场尤为火爆,票房收入突破了26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高达78.1%,成为演出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从地域分布来看,大型演唱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川渝等经济发达的城市群。特别北京在2024年全年的大型演唱会票房超过了20亿元,城市排名也由2023年的第三位跃升至第二位。
尽管2024年全国大型音乐节的总体场次有所减少,但品牌音乐节的票房却呈现出增长态势。票房超过1000万元的音乐节占比从22.5%提升至34.0%,这充分显示了文旅深度融合所带来的积极效益。在全国大型音乐节票房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北京再次脱颖而出,位列第二。
剧场演出方面同样表现不俗。2024年,全国剧场类演出共计达到了29.48万场,票房收入高达104.62亿元,吸引了4856.47万人次的观众。新空间与小剧场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无论是演出场次、票房收入还是观演人数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具体而言,新空间与小剧场的演出场次达到了21.35万场,票房收入达到了47.77亿元,观演人数也攀升至2547.83万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指出,沉浸式、互动式的演出凭借其灵活的空间规划和精彩的剧情设计,为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提供了独特的情绪价值。演艺新空间已成为激活城市空间、推动城市更新的重要选项之一。他举例说,北京策展型商业体THE BOX朝外与开心麻花的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双方共同运营的沉浸式演艺项目在票务销售、宣传推广以及分享渠道上都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深受观众喜爱。
剧场及演艺机构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不断打破传统功能边界。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文鹏介绍,湖广会馆、天桥艺术中心、北京喜剧院等演艺空间正在积极拓展多种功能。通过延长消费链,这些剧场实现了非票房收入占比的提升,为演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