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界风云再起,本次焦点人物——资深财经记者眼中的“老江湖”王健林,再次以惊人的手笔震撼市场。据悉,万达集团旗下的酒店核心业务,被“打包”出售给了同程旅行,交易金额高达24.97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此次交易的核心,是万达酒店的核心管理公司,这一“大脑中枢”掌控着全国范围内204家高端酒店,总计超过4万间客房,甚至包括正在筹备中的376家酒店。王健林此次出手,无疑是一次“断臂求生”的大胆尝试,将连年亏损的酒店业务剥离,转而收取租金,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一次精妙的“资产瘦身”。
同程旅行的此番操作同样令人瞩目。作为互联网行业的佼佼者,同程旅行将万达的高端酒店视为流量变现的“活广告”,其3亿月活跃用户将成为万达酒店新的潜在客户。同程承诺不介入酒店管理,这一“借壳生蛋”的策略,无疑展现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独到眼光和灵活操作。
然而,王健林此次“割肉求生”背后,是万达集团沉重的债务压力。万达商管背负着高达1376亿元的债务,今年需偿还的金额就超过300亿元,而账上现金仅116亿元。王健林个人还面临与融创、苏宁的对赌协议,涉及金额高达184亿元,部分股权甚至已被冻结。面对如此困境,王健林不得不将万达广场、电影公司、游艇业务等逐一摆上货架,以求度过难关。
资本市场的博弈总是充满变数。同程旅行看似捡了个“大便宜”,但高端酒店运营并非易事。万达曾在此领域栽过跟头,2017年的大规模资产出售仍历历在目。如今,王健林转型轻资产,这一策略是“壮士断腕”还是“饮鸩止渴”,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在资本的江湖里,没有永远的大佬,只有不断变化的生存智慧。王健林的这次“割肉求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也展现了一位企业家的坚韧与决断。未来,万达集团将何去何从,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