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卫视热门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第六季拉开帷幕,首播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与往季相比,本季节目在整体框架上保持了一贯的风格,但点评嘉宾们的态度明显更加温和,为节目增添了几分和谐的氛围。
节目最大的亮点无疑是王睿卓与吉克隽逸合作的《大山》一曲。这首歌曲不仅展现了两位歌手的深厚唱功,还巧妙实现了与浙台另一原创音乐综艺《有歌2024》的无缝衔接。在《有歌2024》的舞台上,王睿卓凭借《大山》赢得了众多歌迷的喜爱,歌曲迅速走红网络,成为各大音乐综艺争相翻唱的作品之一。而在《天赐的声音》第六季中,这首歌曲的再次演绎,无疑是对原创音乐的又一次致敬。
除了《大山》之外,本期节目中还有其他几首令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然而,观众和评委的点评环节却略显鸡肋,全员夸夸团的模式让观众感到有些审美疲劳。在观众心中,更期待的是真实、有深度的点评,而非一味的好评与夸奖。这种夸夸团的模式,甚至引发了观众的逆反心理,导致节目在豆瓣上收获了不少差评。
回顾《天赐的声音》早期的节目,点评团敢于直言不讳,甚至出现了歌手因无法接受批评而直接回怼的桥段。这些争议性内容虽然引发了热议,但也为节目带来了不少看点。然而,随着争议的增加,浙江卫视似乎变得更加谨慎,担心节目中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这种变化导致点评环节变得平淡无奇,失去了往日的犀利与真实。
同样地,点评嘉宾们也学会了明哲保身。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一说一,而是更倾向于给出好评与表扬。这种转变并非出于本意,而是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在过去,点评嘉宾们曾因直言不讳而遭到粉丝的围攻和谩骂。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选择了更为稳妥的点评方式。然而,这种做法却让点评环节变得更加鸡肋,无法满足观众对于真实、有深度点评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