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人性复杂下的规则反思!

2025-04-26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近年来,各大电商平台为了争夺用户,纷纷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从最初的烧钱补贴到电商节日的不断涌现,用户们对此已经屡见不鲜。淘宝、京东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均设立了“百亿补贴”专区,通过简单粗暴的优惠手段吸引消费者。

然而,随着用户对这些节日活动的兴趣逐渐减退,电商平台开始转向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淘宝为88VIP会员提供无限次退货包运费的运费险服务,而拼多多则从2021年起推出了“仅退款”服务,旨在让消费者购物更省心,售后更省力。这一服务在消费者中获得了高度评价,并促使其他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抖音和快手等在2023年底纷纷跟进。

“仅退款”服务允许消费者在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描述不符等情况下,快速获得退款且无需承担运费。这一举措在初期确实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并遏制了不良商家的行为,同时也为电商平台吸引了更多新用户。

然而,人性的复杂性使得这一服务逐渐被滥用。2024年,各种肆无忌惮的“0元购”行为和毫无道理的羊毛党层出不穷,他们通过各种手段玩弄“仅退款”,给商家和平台带来了巨大困扰。因此,各大电商平台最终决定取消“仅退款”服务。

取消后,消费者若想在收货后申请退款,将由商家接管处理,而非像以前那样由平台直接介入并退款。这一变化得到了许多普通网友和正常经营的小商家的赞同,他们认为“仅退款”已被滥用得不成人样。

在“仅退款”被滥用的情况下,一些消费者和商家对此功能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原本应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手段,却变成了某些人恶意薅羊毛的工具。甚至出现了基于“仅退款”发展而来的灰色产业链,如二手平台上的“零元购7折代购”服务。

这些代购人员通过“仅退款”手段获取商品后再转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差价。这种几乎零成本、钻规则漏洞的牟利手段存活了两年多,给商家带来了巨大损失。去年,淘宝对“仅退款”进行了优化,针对店铺综合体验分较高的商家,不再通过平台主动介入支持消费者已收货后的仅退款申请,而是由商家先与消费者协商。这一策略上线两个月内,平均每天拦截到的不合理仅退款订单超过了40万张。

取消“仅退款”服务后,虽然消费者仍可以申请退款,但需要通过与商家沟通达成一致。对于恶意退款的行为,电商平台也加强了监管。这一变化旨在平衡消费者、商家和平台三方的权益,维护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