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阿里转型路:马云回归纠偏,元老退出,未来押注AI与云

2025-07-03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一份亮眼的财报发布之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了一系列管理层变动,这一时机选择显得尤为微妙。

6月26日,随着2025财年年度报告的公布,阿里对外披露了最新的董事及高管阵容。引人注目的是,菜鸟网络的首席执行官万霖和阿里大文娱的董事长樊路远已不再位列其中。

同时,包括彭蕾、戴珊、俞永福及张勇在内的九位高管退出了阿里合伙人团队。目前,阿里合伙人的数量已缩减至17人,与巅峰时期相比,几乎减半。这一系列举措被视为阿里在困境中寻求变革的重要一步。

自马云逐渐淡出管理层以来,阿里巴巴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在本地生活服务、国际市场拓展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阿里的攻势显得力不从心。而在电商和云计算这两大核心业务上,阿里也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强烈冲击。

近年来,阿里管理层似乎一直在“守成”与“开拓”之间徘徊不定。直到去年,阿里的市值被拼多多超越,这一系列问题才彻底浮出水面,公司内部士气遭受重创。在科技行业,没有企业能够因为规模庞大而免于倒下,一旦错失发展的关键节点,就可能被历史的浪潮所淹没。

为了扭转颓势,马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紧急叫停阿里分拆计划、剥离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等非核心业务,以及召回蒋凡、重用吴泳铭并清理了一批元老级高管。面对困境,阿里不愿重蹈诺基亚的覆辙,而劝退合伙人只是变革的开始。

“马云隐退,无人纠错”成为了业内对阿里近年来困境的一种描述。在马云淡出公众视野的几年里,阿里似乎失去了自我修正的能力。除了财报数据勉强维持外,阿里在多个关键时刻都犯下了错误。从忽视低价市场和下沉用户,导致拼多多和抖音崛起,到本地生活业务整合失败,再到线下零售项目野心过大却缺乏合理商业模式,这些问题都是“大公司病”与转型焦虑交织的产物。

张勇时代,阿里虽然频繁推出重大战略调整,从新零售到中台战略,再到AI领域,最后是拆分阿里,看似一直在“拥抱变化”,但这种平均每两年就变换一次大方向的频率,让内部执行层难以适应,导致战略摇摆、执行失衡,错失良机。

阿里曾一度被视为能够挑战亚马逊的巨头,但如今市值却被拼多多超越,这对马云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最终,阿里的路线还是需要马云来纠正。虽然他以非正式身份回归,并未重回董事会,但他对阿里依然具有精神领袖般的影响力。

吴泳铭接任CEO,标志着阿里正式开启了从“平台型巨头”向“多元科技集团”的转型。在新的战略方向下,电商和AI+云被视为未来的两大核心引擎。阿里将加大在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上的投入,以期找到新的增长点。

图表:阿里业务结构变化

在战略纠错的过程中,领导者也被推出来承担责任。盒马创始人侯毅宣布退休,张勇也退出了合伙人行列。这一系列调整表明,阿里正在努力消除山头主义,重塑统一战略。

然而,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阿里并不适合联邦制。在具备明确领导者和执行统一战略的时候,阿里才能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因此,吴泳铭接手后,阿里开始强调战略收敛,合并淘系与国际电商业务,组建电商事业群,并加大在AI相关业务的投入。

阿里最新领导团队阵容

同时,阿里也在努力消除分拆导致的部门隔离,加强内部协同。虽然马云不在前台管理,但有蔡崇信和吴泳铭主导权力运作,阿里正向外界释放出从零开始的强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