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于大暑之日悄然拉开序幕,将中医文化的深邃智慧与中西乐器的悠扬旋律巧妙融合。
这场名为“五音能量场,暗香随弦动”的音乐盛宴,由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与上海交响乐团携手呈现,其灵感源自《黄帝内经》中的“五音疗疾”理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音乐的交流,更是中西文化的一次深度对话。
音乐会尚未正式开始,现场已弥漫着一种特别的氛围。在非遗项目“巢氏导引法”传承人徐海朋的带领下,观众们体验了导引练习,通过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方式放松身心,为即将到来的音乐之旅做好准备。
随着雄浑的中国鼓声响起,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这鼓声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仪式感的致敬,更是引领人们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的序曲。随后,五个乐章逐一呈现,既有中国经典古曲的重新编配,也有江南乐曲的悠扬旋律。
在编曲上,这次音乐会特别强调和声的运用。和声的色彩变化与中医的阴阳五行体系相呼应,实现了“五音-五脏-五志”的对应。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与中国传统的埙、竹笛、箫、古琴、古筝等乐器相互交织,共同营造出一种轻柔而温暖的音乐世界。
音乐会的高潮部分无疑是最后一乐章《天人合一》。在这一乐章中,深沉宁静的“羽音”缓缓流淌,如同潺潺流水般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羽音与肾脏和膀胱系统紧密相连,其宁静、流动的声音频率仿佛专为稳固肾气、沉降虚浮的阳气而设计。在一筝一笛的旋律下,观众们仿佛卸下了心头的重担,重归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编曲席勤表示:“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表现形式,它让我在创作中逐渐找到了松弛感。我也希望将这份松弛感传递给观众,让大家在大暑的炎热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凉爽与宁静。这次改编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医文化与音乐结合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