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中,一则关于软银与OpenAI之间的合作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据多方报道,软银集团似乎在与OpenAI的合作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波折,这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星际之门”项目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事情起因于软银对OpenAI的大规模投资。今年早些时候,软银宣布向OpenAI注入高达300亿美元的资金,旨在共同打造名为“星际之门”的超级AI基础设施。这一举措被视为软银在AI领域的重要布局,旨在通过巨额投资确立其在未来科技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然而,就在外界期待“星际之门”项目能够如火如荼展开之际,却传出了OpenAI绕过软银,与其他运营商进行合作的消息。这一举动无疑给软银泼了一盆冷水,也让外界对“星际之门”项目的未来产生了诸多疑问。
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Altman)在近期的一次公开表态中透露,OpenAI计划在年底前上线100万块GPU,并希望未来能将这一数字扩大至一亿块。如此雄心勃勃的计划,无疑需要巨大的算力支持,而这也是软银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奥特曼的这一表态却似乎并未得到软银的充分认可,双方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
更为戏剧性的是,特斯拉CEO马斯克也在此时加入了这场算力竞赛。他宣布,其旗下的xAI项目计划在五年内上线5000万块H100等效AI算力,这一数字远超OpenAI的计划。马斯克的这一表态,无疑进一步加剧了AI领域的竞争态势,也让“星际之门”项目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据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软银与OpenAI之间的合作已经出现了严重分歧。双方在项目选址、企业运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意见,导致“星际之门”项目的进展缓慢。更为严重的是,OpenAI似乎已经开始在合作之外寻求其他合作伙伴,如甲骨文等,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尽管OpenAI方面表示,他们仍在积极推进“星际之门”项目,并与甲骨文等合作伙伴达成了新的协议。但这一系列举动,却难以平息外界对软银投资“打水漂”的担忧。对于软银而言,这场AI领域的竞争不仅关乎未来的科技版图,更是一次对战略眼光和投资决策的重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