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会深入贯彻尊师重教精神的背景下,2025年度全国“最美教师”名单正式揭晓,这些杰出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激励着广大师生。经过省级单位的精心推荐与严格评审,一批在教育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感人故事与卓越成就成为社会的焦点。
本次公示的“最美教师”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多个领域,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例如,来自上海市虹口区密云学校的丁美珍老师,36年来深耕融合教育,创新实施“精准育人”策略,为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开辟了新路径。她不仅构建了专业的支持体系,还开发了多门区域共享专业课程,极大地丰富了特殊教育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的舞台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欧阳陵江教授同样令人瞩目。他开设“多轴加工技术”课程,为飞机发动机制造行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欧阳教授不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屡获佳绩,还通过工作室为湖南省智能制造装备升级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持。
来自偏远地区的教师同样展现了非凡的奉献精神。如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的肖惠文老师,他结合当地畲族特色文化,在学校普及竹笛教学与制作,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从小接受艺术熏陶。肖老师的事迹甚至被改编成电影《音乐课》,在全国公映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等教育领域同样涌现出众多杰出代表。北京邮电大学的钟义信教授,投身信息科学教育与科研60余载,他提出“全信息理论”,为人工智能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钟教授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将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国家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
还有像甘肃省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马琼老师,她以技能为火种,照亮学生职业之路,将冶金类“冷门专业”锻造成“金字招牌”。马老师走遍甘肃多个乡镇和中专校,用技能点亮人生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
在特殊教育领域,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古桑曲珍老师,以慈母之心关爱残障儿童,通过舞蹈为桥,引领特殊孩子在艺术中找到自我。她成立的“岗拉梅朵”残疾人艺术团,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此次“最美教师”名单中,还有一对来自河北、扎根新疆支教的教师代表——李桂枝和王伟江。他们怀揣梦想,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主动扎根西部,为且末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优秀学子。
这些“最美教师”的事迹,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对整个教育界的一次深刻启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耐心与智慧的事业。他们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