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的璀璨星空中,朱晓蕊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但提及大疆——无人机领域的全球领航者,无人不晓。而朱晓蕊,正是这位幕后英雄,她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助力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占据了高达85%的份额,并在2020年让大疆以千亿元估值跻身胡润独角兽榜第十四位。
朱晓蕊,不仅是昔日大疆的首席科学家,更是“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的首席科学家、大道智创的联合创始人及投资人,以及一清创新的创始股东。这位硬科技创投圈的巾帼英雄,用二十年的时光,编织了一段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创业传奇。
朱晓蕊的学术生涯始于2006年,于美国犹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次年她回到国内,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担任教职,2014年晋升为正教授。彼时,正值深圳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朱晓蕊成为了这一变革历程的亲历者与推动者。
2007年末,经由同事李泽湘的引荐,朱晓蕊与怀揣无人机梦想的香港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汪滔建立了联系。次年,李泽湘与汪滔在香港重组公司,并控股了深圳大疆,朱晓蕊与李泽湘共同出资,助力公司启动,朱晓蕊也由此成为大疆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
面对初创期的种种挑战,朱晓蕊并未过多纠结于股权分配,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技术研发中。白天,她在哈工大深圳实验室带领学生团队不断优化算法;夜晚,她则在简陋的住所中亲自调试飞控系统,从传感器校准到姿态控制代码,每一个细节都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测试与调整。
大疆迅速崛起,推出的四旋翼飞机风靡北美市场。2017年,大疆无人机销量突破百万台,公司市值超过150亿美元;至2021年,大疆已申请专利超过4600项;2023年,其市场价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50亿元。
朱晓蕊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此,她还亲手培育了另一个百亿级独角兽——速腾聚创。2014年,一位怀揣激光雷达梦想的博士生邱纯鑫走进了朱晓蕊的实验室。在那个自动驾驶尚未成为热门的年代,这项技术备受质疑。然而,朱晓蕊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深入了解邱纯鑫的算法后,毅然决定支持该项目,并亲自推动软硬件同步研发。
在朱晓蕊的坚持与努力下,速腾聚创从学术样机成功转型为可量产产品,推出了MX激光雷达、M3激光雷达、M-Core SoC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彰显了其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深厚实力。2022年,当小米战投携24亿资金注入速腾聚创时,人们发现,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源于朱晓蕊当年的明智决策。速腾聚创凭借低成本、高响应速度的硬件与软件组合优势,在激光雷达领域站稳了脚跟。
朱晓蕊的成功并非偶然,她总能精准捕捉技术的潜力,并在资本尚未介入之际,带领团队深入钻研。她秉持“精益求精,宁缺毋滥”的孵化理念,尽管深度孵化的企业仅精选七家,但每一家她都亲自担任首席科学家,从技术路线规划到产业落地,全程严格把控。这种近乎苛刻的专注,使得每家被投企业都构建了独特的技术壁垒。
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创投圈,朱晓蕊以工程师的严谨,书写着另一种成功范式。她像雕琢艺术品般打磨每个项目,用基础研究的深度支撑起产业创新的高度。当“唯快不破”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创业者的反思时,朱晓蕊的实践正有力证明:在硬科技领域,稳健与深耕,才是通往成功的最快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