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蚂蚁集团韩歆毅:通证经济需扎根实体经济,方能释放真正价值

2025-09-11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在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CEO兼蚂蚁数科董事长韩歆毅首次就通证经济议题发表公开观点。他指出,当前通证经济正站在"破晓时刻"的临界点,其真正价值实现必须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否则将沦为空中楼阁。

数据显示,全球Web3原生资产规模已突破3.8万亿美元,但其中90%以上仍集中于投机交易和价值存储领域。韩歆毅强调,这种局限于虚拟世界内部循环的发展模式,导致通证经济与实体产业的结合深度严重不足。他以供应链金融为例,指出若将通证技术应用于物流跟踪和信用传递,可显著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蚂蚁集团近年来的实践印证了这一判断。通过RWA沙盒项目,该集团已成功将新能源电站、算力资源等实体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数字凭证。这种"真实价值锚定"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更在光伏电站融资等场景中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40%以上的效果。

技术突破为通证经济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韩歆毅透露,蚂蚁团队正在研发的零知识证明技术,已能实现每秒万级交易验证,同时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在资产端,AI与物联网的融合催生出大量适合通证化的新型资产,如智能电网的实时电力数据、工业设备的运行参数等。

应用场景的拓展同样显著。从最初的加密货币交易,通证支付正加速向消费领域渗透。某连锁超市试点项目显示,使用通证支付后,消费者平均结账时间缩短至8秒,商家资金周转效率提升35%。在B端市场,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通证化供应链管理,将订单交付周期压缩了20%。

韩歆毅将"资产通证化"与"通证支付"比作推动Web3发展的双轮引擎。他特别指出,这两大领域看似独立运行,实则通过价值互联形成闭环:前者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后者构建新型支付网络,共同构建起支撑实体经济的高效价值流通体系。

在风险防控方面,蚂蚁集团建立了三道防线:技术层面采用多重签名和冷存储方案;业务层面设置每日交易限额和异常监测;合规层面与监管部门建立实时数据共享机制。韩歆毅强调:"创新必须守住合规底线,我们宁可放慢脚步,也要确保每个环节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