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最新数据显示,甲骨文(Oracle)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以3930亿美元身家超越一众科技巨头,问鼎全球首富。这一财富跃升的直接推手,是一份被业界称为“科技史上最大赌局”的30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甲骨文与OpenAI签署的五年期合作协议,将于2027年正式启动。
根据《华尔街日报》披露的合同细节,OpenAI承诺每年向甲骨文采购600亿美元的算力服务,五年总金额达30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与其今年6月公布的100亿美元年收入形成鲜明对比——新合同的年均支出相当于其当前收入的六倍。为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OpenAI需在2027年前实现收入指数级增长,否则将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向投资者透露,预计到2029年才能实现盈利,此前可能累计亏损440亿美元。
支撑这场“科技豪赌”的,是堪称“天文数字”的算力需求。项目执行需配备4.5吉瓦电力容量,相当于400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量。为构建这一基础设施,OpenAI已联合甲骨文、Crusoe等合作伙伴,在怀俄明州、宾夕法尼亚州等五州规划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其中,怀俄明州的数据中心将采用液冷技术降低能耗,宾夕法尼亚州的项目则与当地电力公司合作,确保可再生能源供应。
甲骨文方面,这份合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标普全球市场情报数据显示,公司当前总债务股本比率高达427%,远超微软的32.7%。在截至8月的12个月中,公司运营现金流为215亿美元,但资本支出已达274亿美元。为履行合同,甲骨文可能需进一步举债,用于采购AI芯片及扩建数据中心。市场分析认为,若项目顺利推进,甲骨文有望在云计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若出现技术延误或需求波动,高杠杆运营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OpenAI的多元化布局同样引发关注。此前,该公司因对微软独家算力供应的不满,将甲骨文纳入关键供应商行列。除云计算合作外,奥尔特曼还在推进多项高投入项目:与博通合作研发定制芯片,以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尝试推出iPhone竞争产品,探索消费电子市场;打造名为“Stargate”的新云计算企业,试图重构行业生态。这些举措被华尔街视为“高风险高回报”的典型案例。
这场科技博弈已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摩根士丹利预测,2024年至2028年间,全球在芯片、服务器及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将累计达2.9万亿美元。随着科技巨头竞相扩张AI基础设施,美国部分地区已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得克萨斯州、俄勒冈州等地因数据中心建设需求激增,电力价格年内上涨超15%,被华尔街金融界比作“现代淘金热”的AI投资浪潮,正深刻改变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