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首次将AI业务收入单独拆分披露,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数据显示,该季度百度AI云业务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更以262%的增速攀升至28亿元,整体AI业务增速突破50%。这一数据标志着AI已从战略布局转化为可量化、可持续增长的独立业务板块,百度在AI商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支撑AI业务爆发的底层技术体系,是百度构建的全栈生态闭环。在芯片层面,自研昆仑芯已完成数万卡规模部署,并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AI算力采购项目,成为国产芯片在国家级基础设施中的标杆案例。即将推出的M100(2026年上市)和M300(2027年上市)将分别聚焦推理与训练场景,形成性能与成本的双重优势。算法层面,飞桨+文心生态已聚集2333万开发者,服务76万家企业,文心5.0大模型参数量达2.4万亿,在LMArena评测中比肩国际顶尖模型。这些技术通过百度智能云实现商业化落地,连续六年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第一,2024年市场份额达24.6%,客户覆盖65%央企、全部系统重要性银行及TOP10新能源车企。
技术底座的夯实直接推动了应用层的爆发。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GenFlow 3.0用户突破2000万,其集成的Office Agent、GenX全模态生成等功能,实现了从数据处理到视频创作的全流程自动化。无代码开发平台秒哒2.0则让普通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应用,累计产出超40万个项目,海外版MeDo上线即登顶Product Hunt日榜。在垂直领域,自我演化超级智能体“伐谋”发布数小时内吸引千家企业测试,通过生物进化机制在复杂系统中寻找最优解,已在算法优化领域实现20倍性能提升。数字员工已覆盖金融、文旅等十余个行业,东航“东东”等案例证明其7×24小时服务能力可反哺营销策略优化。
搜索入口的AI化改造成为分发枢纽。AI搜索月活达3.82亿,首页即将全量开放智能体入口,形成流量、能力、场景的闭环生态。这种生态优势在硬科技领域延伸为萝卜快跑的全球化突破: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全无人订单每周超25万单,累计服务超1700万人次,自动驾驶里程突破2.4亿公里。在阿布扎比、迪拜、瑞士等地的商业化落地,使其具备全球复制能力。Frost & Sullivan预测,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2.9亿美元激增至2035年的3526亿美元,百度若持续领跑,该业务有望成为第三大营收支柱。
传统广告业务也在AI重塑中焕发新生。慧播星数字人已在全球10万直播间上岗,双11期间GMV增长91%,转化率提升31%,成本降低80%,并率先在巴西落地,未来将拓展至东南亚和美国市场。AI原生在线营销服务通过商家智能体为中小企业打造7×24小时AI销售团队,旅游行业成单率提升30%,教育行业线索成本降低30%。高盛研报指出,这类创新正在推动传统搜索广告向任务交付型服务转型。市场对百度AI价值的认可已反映在估值上,约20家机构近期上调其目标价,华泰证券给出826亿美元估值。从搜索到AI,百度的转型正在经历价值重估的关键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