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料市场整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行业是否还有新的突破口?品饮汇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大众化产品面临销量收缩的压力,但针对特定消费场景的细分品类仍展现出强劲的结构性增长潜力。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啤酒行业中式精酿的崛起,也反映在方便食品领域螺蛳粉等新兴品类的爆发式增长中。饮料行业同样遵循这一规律,健康化、功能化产品正在重塑市场格局。
尼尔森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气泡水、电解质水、中式养生饮品等健康品类持续领跑市场。元气森林在经销商大会上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其外星人电解质水同比增长34%,冰茶系列增幅达56%,维生素水更以128%的增速成为黑马。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消费需求正在从"量"向"质"的深刻转变。
以元气森林为例,这家业绩增速达行业平均水平4倍的企业,其成功密码在于对"好产品"的极致追求。创始人唐彬森在接受专访时提出,真正的好产品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标准:源于真实用户需求的洞察、获得团队衷心认同、经得起市场检验。这种理念贯穿产品研发全流程,从外星人电解质水精准捕捉运动人群补给需求,到冰茶系列通过150余次配方调整实现口感与健康的平衡,均体现了用户导向的研发逻辑。
渠道端的反馈同样印证了这一判断。四川经销商王先生表示:"现在消费者更看重产品动销速度和利润空间,健康属性强的产品更受欢迎。"便利店消费者调研显示,超过70%的购物者将配料表清洁度作为首要选购标准。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企业将产品创新重心从包装营销转向本质价值创造。
元气森林的实践表明,打造好产品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唐彬森的"产品经理"基因深刻影响着企业运作模式,其跨界创业后仍保持深度参与产品研发的习惯。公司内部建立的"用户共创"机制,通过每周盲测会和"创造营"活动,将消费者直接纳入研发链条。这种开放的创新生态,使得冰茶产品经过三次重大升级后,年销售额从2亿元跃升至10亿元。
在存量竞争时代,单纯依靠产品优势已不足以支撑持续增长。元气森林正在构建"产品+渠道+供应链+场景"的四维驱动体系:通过六大生产基地保障供应稳定性,借助经销商共赢计划提升终端覆盖率,更以"饮品+"跨界模式渗透年轻消费场景。这种系统化能力建设,使其在电解质水赛道引发行业跟风潮后,仍能保持40%以上的年均增速。
行业观察家指出,饮料市场的竞争焦点正从单一产品创新转向综合能力比拼。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认为,企业需要在研发、营销、物流等环节形成协同效应,才能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胜势。元气森林的转型路径显示,当系统化能力与产品创新形成共振时,企业不仅能穿越周期,更可能重新定义行业增长标准。这种发展模式,为处于转型期的饮料企业提供了重要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