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03396.HK)近日迎来重大人事变动。11月17日晚间,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执行董事兼CEO李蓬因个人职业规划向董事会提交辞呈,其职务将由联想控股前瞻技术研究院院长于浩接任。这一调整标志着这家成立四十年的产业集团正式开启新一轮战略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控股起源于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20万元投资,由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经过四十年发展,已形成涵盖产业运营与投资的双轮驱动模式,业务版图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末,随着柳传志等创始团队退出管理层,宁旻、李蓬组成的"新班子"接棒,其中李蓬于2020年初出任CEO职务。
财务数据显示,李蓬任职期间公司面临显著经营压力。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仅6.99亿元,较其上任前2019年同期的26.65亿元下滑73.77%。这种业绩表现与旗下核心业务板块的波动密切相关。作为营收支柱的联想集团虽保持增长态势,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2571.5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91.21%,但过度依赖单一业务的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
其他业务板块的表现则参差不齐。农业板块的*ST佳沃(300268.SZ)连续五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41.88亿元,仅2025年前三季度就亏损4.23亿元。为维持上市公司地位,联想控股先后通过债务豁免和资产收购等方式向其注入资金,导致集团权益持有人净资产减少约3.7亿元。新材料领域的联泓集团净利润同比骤降92%,金融板块的卢森堡国际银行营收连续两年下滑,产业孵化与投资业务更是持续亏损。
新任CEO于浩的履历凸显技术导向特征。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博士,曾在多家跨国企业主导工业视觉、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环保、能源及高端制造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联想控股董事会评价其"兼具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与产业运营经验",认为这种复合背景有助于推动公司向技术创新驱动模式转型。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分析指出,此次换帅标志着战略重心从财务投资向技术研发转移。他特别提到,于浩在AI、大数据等前沿领域的产业化经验,与联想控股当前聚焦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财报显示,公司已在AI领域布局超过270家企业,构建起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完整投资体系。
资本市场对这次人事调整反应谨慎。公告发布次日,联想控股股价下跌3.59%至9.41港元,次日续跌0.74%至9.34港元。市场观察人士认为,这反映出投资者对战略转型成效的观望态度。如何平衡传统业务稳定与创新业务培育,将成为新管理层面临的核心挑战。特别是在AI技术商业化路径尚未明朗的背景下,这场转型能否真正重塑企业竞争力仍有待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