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马斯克又一次抛出了令人瞩目的构想。他旗下的百科项目Grokipedia,自今年10月上线以来,便承载着其宏大的愿景——打造一座面向未来的知识宝库,甚至有朝一日能登上火星。
在与Baron Capital创始人罗恩・巴伦的交流中,马斯克详细阐述了Grokipedia的定位与使命。他强调,这绝非对维基百科的简单模仿,而是一部承载着人类知识保存重任的百科全书。他将其比作“现代版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旨在避免历史上知识因灾难而消逝的悲剧重演。
亚历山大图书馆,曾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宏大的图书馆之一,却在公元前48年尤利乌斯・凯撒与庞培的交战中,被无情的大火吞噬,大量珍贵的知识因此永远消失。马斯克深感痛心,他提出,为了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必须将知识以更持久的方式保存下来,比如刻进石板,用微缩字体记录,并尽可能广泛地分发。
马斯克希望,即便人类文明遭遇最糟糕的结局,后世也能从Grokipedia中“看到我们走过的路”,并据此“重新发展”。这一想法,与其钟爱的科幻作品《基地》中的核心设定不谋而合,展现了他对未来知识传承的深远思考。
然而,目前Grokipedia的内容更新情况尚不明朗。网站目前收录的条目数量为885279篇,与上月上线时保持一致,是否会持续加入新的内容仍有待观察。但马斯克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还计划让这部百科走出地球,未来将其副本送往月球、火星乃至更深的太空。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Grokipedia将更名为Encyclopedia Galactica,以向艾萨克・阿西莫夫和道格拉斯・亚当斯两位科幻大师致敬。马斯克曾于11月13日在社交平台X上透露,等Grokipedia“达到足够水准”就会进行更名,但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斯克进一步向巴伦解释了Encyclopedia Galactica的目标:打造一个“面向全人类、完全开源的知识库”。他强调,开源意味着所有人都能自由查阅、使用,甚至可以用它来训练模型,这体现了他对知识共享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