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游戏天地 星座解读 宠物小乖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孤岛上的微光:班主任眼中的回避型依恋学生成长记

2025-03-28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孤岛之光:班主任眼中的回避型依恋学生成长记

在九月的开学暴雨中,一位名叫陈默的男生引起了新任高二(3)班班主任赵老师的注意。他孤独地站在礼堂后排,书包紧抱胸前,校服第二颗纽扣始终紧扣,与周围家长和孩子的热闹景象格格不入。这位看似早熟、内向的少年,成为了赵老师关注的重点。

在日常学习中,陈默总是提前完成作业,作业本上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然而,在集体活动中,他却仿佛变成了透明人。一次物理实验课上,当同组女生试图帮忙时,他突然打翻了实验架,蹲在地上徒手捡拾玻璃碎片,颤抖的手指透露出内心的挣扎:“我自己能处理。”

同样引起赵老师注意的是艺术生苏晴。她总戴着降噪耳机,在画室通宵创作,却在母亲送饭时躲进器材室。赵老师在一次偶然中发现,她将保温桶藏进储物柜,便利贴上写着:“别对我好,我会搞砸。”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回避型依恋倾向。

家访中,赵老师揭开了更多秘密。陈默家中满墙的奥数奖状和全优成绩单,却找不到一张家庭合照。陈母轻拨着檀木佛珠,陈父则紧盯着股票K线图,儿子仿佛只是家中的一件摆设。而苏晴的家庭环境也同样复杂,她的速写本里反复描绘着父母因成绩而短暂团聚的场景,透露出对爱的渴望与恐惧。

在学校的活动中,这些学生的回避型依恋表现得更加明显。陈默在长跑夺冠后,没有欢呼声,只有后背上那道因救母而留下的缝合痕迹。苏晴的速写本则记录着父母因成绩而团聚的短暂时光,以及她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转学生陆川更是因父母离婚而深感孤独,他在“最温暖的回忆”主题班会上交白卷,深夜独自蜷缩在天文台旁,手机屏幕上是未读的生日祝福。

面对这些自我封闭的学生,赵老师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她在教室设置“安全角”,挂着深蓝帷幔,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空间。陈默终于在一次阴雨午后,鼓起勇气走进了帷幔,向赵老师敞开了心扉。苏晴也在一次颜料危机中感受到了赵老师的关怀,开始逐渐打开自己的心扉。

最戏剧性的转变发生在家长会上。赵老师设计的“蒙眼寻亲”游戏让陈母摸到了儿子后颈的旧疤,这位从未在白天掉泪的女人瞬间崩溃,母子俩终于紧紧相拥。这一幕也深深触动了其他学生和家长,让教室充满了温暖与感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的变化越来越明显。苏晴开始播放母亲录制的钢琴曲,笔触变得温柔;陈默开始偶尔解开第二颗纽扣,露出里面印着星空图案的T恤,那是他参加天文社的证明;陆川也在春节前夜给赵老师发来照片,两家餐桌拼成的长桌上放着双份的生日蛋糕,他写道:“原来父母的爱从未消失,只是需要新的容器。”

赵老师深知,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在这些自我封闭的孤岛上架起桥梁。她举着永不熄灭的灯盏,等待着迷航的孩子们自己找到归途。如今,看着学生们在操场上追逐的身影,她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