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专业调整浪潮。2025年,这一趋势达到了新的高峰,众多高校纷纷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撤销了一批传统及就业前景不佳的专业。其中,山东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985高校,其最新公布的本科专业设置方案尤为引人注目,宣布将停止27个专业的招生,并彻底撤销10个专业。
通过深入分析各高校近两年的本科专业设置方案及教育厅发布的专业预警信息,可以发现,有五个专业在近年来频繁遭遇高校的撤销命运,对于即将步入大学校门的2025级考生而言,这些专业无疑成为了报考时的“雷区”。
工业设计: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够从事工业品外观及内部结构设计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设计行业的竞争加剧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下滑的薪资待遇,使得这一专业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包装工程:作为工科领域的交叉专业,包装工程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但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与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脱节。随着传统包装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该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不少高校因此选择了撤销该专业。
国际商务:国际商务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解决国际贸易业务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贸易摩擦的加剧,外贸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国际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遭遇困境。企业更倾向于招聘英语或小语种专业的毕业生,使得该专业的就业前景黯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一交叉性学科融合了计算机科学与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但由于学科定位模糊,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既难以达到程序员的专业水平,也无法凭借管理类专业的优势获得青睐。极低的就业率使得该专业成为了高校专业调整中的“重灾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作为另一个交叉性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涵盖了电子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然而,不同高校在教学重点上的差异导致专业定位模糊,难以培养出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该专业的就业率持续低迷,逐渐被边缘化。
除了上述五个专业外,近年来撤销较多的专业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产品设计、酒店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的撤销,无疑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对于即将报考的考生而言,在选择专业时应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形势,避免陷入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