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转战港股,再度冲刺IPO
中国证监会官网近日公布了一则重要通知,标志着八马茶业已完成赴港上市的备案流程,正式向港股市场发起新的冲击。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天风国际将共同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
八马茶业近年来业绩稳健增长,数据显示,从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44亿元、18.18亿元和21.22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63亿元、1.66亿元和2.06亿元。进入2024年,公司继续保持这一势头,前三季度营收已达16.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8亿元。
然而,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3年,公司就曾尝试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但未能如愿。随后,八马茶业于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但又在2018年选择摘牌。2021年,公司再次向创业板发起冲击,但在经过深交所的三轮问询后,于2022年主动撤回了IPO申请。同年,八马茶业转战深交所主板,但同样在2023年撤回了上市申请。
尽管多次受挫,八马茶业并未放弃上市的梦想。此次转战港股,公司显然看中了港股市场IPO情绪较好的窗口期。然而,港股市场同样竞争激烈,八马茶业能否成功上市,还需经过市场的严格考验。
八马茶业作为中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不容小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八马茶业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公司在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也均占据领先地位。截至2024年,八马茶业的铁观音销售量已连续十余年位居全国第一,岩茶销售量也连续五年蝉联榜首。
然而,八马茶业的内部管理模式却备受争议。公司管理层几乎全部由控股股东及其亲属出任,这种典型的闽系家族式企业管理模式在初期确实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如何保持公司运营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避免利益输送和资金违规占用等问题,成为八马茶业上市后必须面对的挑战。
八马茶业还与七匹狼、安踏等企业高层形成了所谓的“泉州富豪圈”姻亲网络。这种复杂的关联关系不仅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增加了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在市场竞争方面,八马茶业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随着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新茶饮品牌逐渐占据市场主流,传统茶企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同时,国内茶叶市场产业集中度低,茶企数量多而分散,整体规模偏小,这也限制了八马茶业等品牌企业的发展。
从最新的数据来看,八马茶业的加盟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2024年前三季度,加盟商净增加数量仅为39家,远低于前两年的增速。同时,公司的加盟费收入也出现大幅下滑,从2022年的740万元骤降至2023年的50万元,降幅高达93%。这些数据无疑给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