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脉资讯
财经视野 科技数码 探索发现 教育学习 娱乐红人 时尚秘籍 文化艺术 营养美食 大燕公益 商业快讯

王坚院士洞见:AI产品多数难逃10年考验,未来趋势何在?

2025-07-29来源:天脉网编辑:瑞雪

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及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近日接受了彭博社的深入专访,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AI)发展趋势的独到见解。

在访谈中,王坚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他对AI技术的深刻理解。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曾在杭州大学任教的他,较早地接触到了AI技术。他并不认同业内从AI到通用人工智能(AGI),再到超级智能(ASI)的所谓演化路径,认为这三者没有本质区别,而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

王坚将访谈的重点聚焦在了中国AI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他指出,中国AI技术的进步并非依靠某一单一企业,而是由DeepSeek、阿里巴巴、月之暗面等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共同推动的。他将AI竞赛比作一场马拉松,认为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壁垒,因此新玩家仍有机会。

王坚强调,中国在底层模型上与国际的差距并不大,下一步应更多地关注应用的探索。他认为,AI技术已经从解决人为构造的“玩具问题”,转变为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难题,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在回顾阿里云的创立历程时,王坚表示,云计算作为一门技术驱动的生意,凭借其作为各行业基础设施的特性,有望在未来50至100年内保持如电力行业般的持续繁荣。他指出,云计算与传统互联网业务在本质上不同,它是技术驱动的,而不是商业驱动的。

针对当前meta等企业掀起的硅谷AI人才争夺战,王坚结合自身的创业经历发表了评论。他提到,阿里云CTO、通义实验室负责人周靖人是阿里15年前招聘并培养至今的。对于仍处于早期阶段的AI技术,他认为盲目的人才争夺并不是“制胜法宝”,关键是要找到具有创新潜力的合适人才。

王坚在访谈中进一步阐述了AI对人类思维的深远影响。他认为,AI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他强调,算力的提升就像交通工具的变革,会彻底改变人们规划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谈到当前AI领域的热门趋势时,王坚对“具身智能”表示了关注。他指出,虽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但AI与机器人仍是两个不同的领域。AI的成果可以被部署到机器人中,但机器人本身拥有不同的基础技术。

对于中国AI的发展,王坚认为,中国有机会去探索数百万种AI领域的可能性。尽管在五到十年内,大部分技术和产品可能会消失,因为它们没有捕捉到AI技术的本质,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有助于人们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王坚还表示,中国市场在AI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市场,更是一个新技术的试验场。中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技术只有在进入市场后才能真正成熟。